春节闽南行:黄道周纪念馆

标签:
漳浦明诚堂铜山天地盘全闽师表 |
分类: 八闽大地 |
黄道周纪念馆位于漳浦县城东。原来的郊区,现在已经是县城的范围了。黄道周25岁居此施教,称“东皋书舍”,后扩建成四合院,改称“明诚堂”,南明隆武朝赐“文明书院”,1961年辟为纪念馆。我们从县城往灶山,顺路来参观。门口除了纪念馆的匾,还有黄道周讲学处的石碑。


进门,新碑三块,老碑一个断片。

该馆面对旗鼓山,占地不多,是典型的明代闽南古民居建筑。馆内以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展示黄道周一生的贡献和生平事迹。


早上来,这里除了我们,没有其他人,也不见管理员。好在大门是开的。
黄道周,福建漳浦铜山(今东山县铜陵镇)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年间改谥“忠端”。道光四年(1824年),从祀孔庙。可见大清统治者对于前朝的忠臣还是予以表彰的。

进门,新碑三块,老碑一个断片。

该馆面对旗鼓山,占地不多,是典型的明代闽南古民居建筑。馆内以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展示黄道周一生的贡献和生平事迹。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

馆中存有他制作的天地盘,由两层石板重叠构成,正方形,盘面刻有16384个方格和八个直径不等的同心圆,相互交错,谓之“天圆地方,方圆相削,凡十八变而返于原”。

天地盘石案是他释天论地、研究和讲授易学数理的仪器,是稀世罕见的科技史信物,其中的奥秘至今无人破解。


馆中存有他制作的天地盘,由两层石板重叠构成,正方形,盘面刻有16384个方格和八个直径不等的同心圆,相互交错,谓之“天圆地方,方圆相削,凡十八变而返于原”。

天地盘石案是他释天论地、研究和讲授易学数理的仪器,是稀世罕见的科技史信物,其中的奥秘至今无人破解。

黄道周和徐霞客年纪相当,两人关系不错。徐霞客赞他:“书法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他是教育家、易理学家、书法家,其书法有“黄漳浦体”之美称。清乾隆皇帝谕文颂他“立朝守正,风节凛然”,“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被世人誉为“旷世伟人,全闽师表”。

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是黄道周行草书的主调。他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尤显出其人刚直不阿的个性。

立轴代表作有行草书《赠蕨仲兄闻警出山诗轴》、《闻奴警出山诗轴》等,两作均加大行距,以连绵草书而成,有奋笔直下之势,激情燃纸,振迅耳目,如闻钟声、蹄声于道。

纪念馆两厢房都是他的书法作品,当然只是复制品。不过,可见其书法备受推崇。







他是教育家、易理学家、书法家,其书法有“黄漳浦体”之美称。清乾隆皇帝谕文颂他“立朝守正,风节凛然”,“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被世人誉为“旷世伟人,全闽师表”。

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有力量,又有姿态,是黄道周行草书的主调。他以隶书铺毫和方折行笔,点画多取隶意;字虽长,但强调向右上横势盘绕,让点画变得绵而密,虽略带习气,但奇崛刚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尤显出其人刚直不阿的个性。

立轴代表作有行草书《赠蕨仲兄闻警出山诗轴》、《闻奴警出山诗轴》等,两作均加大行距,以连绵草书而成,有奋笔直下之势,激情燃纸,振迅耳目,如闻钟声、蹄声于道。

纪念馆两厢房都是他的书法作品,当然只是复制品。不过,可见其书法备受推崇。






前一篇:春节闽南行:南靖田螺坑
后一篇:春节闽南行:皮定均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