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徽州歙县千年文物渔梁坝

标签:
元宝钉古代拦河坝水利工程练江崇报祠 |
分类: 浙江安徽 |
来歙县,渔梁坝不能错过。从歙县县城过来,公交车也就两三站。小县城公交的一个问题,是间隔长,早收班。我们参观结束等公交,居然就是最后一班,天还没黑呐。

因为渔梁坝,而形成的渔梁古镇,想当年徽商从这里翻坝而过,顺风顺水就到了杭州,水利造就了水运,镇子该是多么地繁华。

古镇也就一条街,也是号渔梁。从唐代开始,至今千年的石板街,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人。

这里的居民,还是一样地生活,就是店铺,也是古朴的。

自然,某些房屋已经变了模样,电动车更是现代的生活气息。

渔梁街,就靠着水边,门缝里都可以看得见。

崇报祠,就在渔梁街上。现存建筑建于清朝末,祀奉宋以来有功于修坝事业的人们。门口有祠和坝的详细介绍。这里讲的坝的独特功能:一是蓄水,为徽州州(府)城百姓提供用水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城内的地下水位。二是调节城内的干湿度,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利于交通,筑坝截流,使水缓滩平,解决了官商百姓的津渡之难。四是浇灌,使练江上下游上万亩良田旱涝保收。五是军事防御,可作为天然的护城河,等等。师爷做文章,真的会总结呀。



再往前,过不去了。由南向北设置三道水门(汇洪道),并渐次增高。这些宽约10米、深约0﹑3米的水门是调节水位的,江水少时从低的水门向下流,江水丰时不仅从三道水门向下流,还会从北边的坝面向下流。古人的智慧,在这里闪着光芒。

泛舟江面,又是一种体验。船家们吆喝着,去不去还真不是个问题。


冬日的太阳,就是这么暖洋洋。渔梁坝的入口,需要验票。据说走其他地方小弄堂应该不必。

古镇也就一条街,也是号渔梁。从唐代开始,至今千年的石板街,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人。

这里的居民,还是一样地生活,就是店铺,也是古朴的。

自然,某些房屋已经变了模样,电动车更是现代的生活气息。

渔梁街,就靠着水边,门缝里都可以看得见。

崇报祠,就在渔梁街上。现存建筑建于清朝末,祀奉宋以来有功于修坝事业的人们。门口有祠和坝的详细介绍。这里讲的坝的独特功能:一是蓄水,为徽州州(府)城百姓提供用水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城内的地下水位。二是调节城内的干湿度,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利于交通,筑坝截流,使水缓滩平,解决了官商百姓的津渡之难。四是浇灌,使练江上下游上万亩良田旱涝保收。五是军事防御,可作为天然的护城河,等等。师爷做文章,真的会总结呀。

修复的中进享堂,把建坝修坝有功的人,都请来祭祀。喝水不忘挖井人,离乡记得渔梁坝。

这两块石碑,大约是新造的复制品。以前,算是封资修,在那特定的岁月,没有立身之地。

来到百步石阶,冬日的练江,水不多。公路铁路的发达,渔梁坝顿失光辉。现在即使没有水,好像也没太引起关注。瞧这坝上的只有几个游客。

渔梁坝的全貌,展现眼前。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隋末,当时只是木头坝,自然经不住江水冲击,自唐至宋,渔梁坝几乎年年要重修。直到南宋嘉定年间,才改用石筑。精巧的设计和坚硬的石块,使渔梁坝变得坚实牢固。

来到坝上,感受一下经过历代修建的著名大坝。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老街。坝长 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看来古人真是花了大本钱呀。

每垒10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石墩钉入(称为元宝钉),条石相互之间则用石银碇榫(燕尾锁)、石键等连接,所以上下左右连为一体,使整个坝体非常牢固,真是良心工程,不是吃白饭的。


这两块石碑,大约是新造的复制品。以前,算是封资修,在那特定的岁月,没有立身之地。

来到百步石阶,冬日的练江,水不多。公路铁路的发达,渔梁坝顿失光辉。现在即使没有水,好像也没太引起关注。瞧这坝上的只有几个游客。

渔梁坝的全貌,展现眼前。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隋末,当时只是木头坝,自然经不住江水冲击,自唐至宋,渔梁坝几乎年年要重修。直到南宋嘉定年间,才改用石筑。精巧的设计和坚硬的石块,使渔梁坝变得坚实牢固。

来到坝上,感受一下经过历代修建的著名大坝。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老街。坝长 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看来古人真是花了大本钱呀。

每垒10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石墩钉入(称为元宝钉),条石相互之间则用石银碇榫(燕尾锁)、石键等连接,所以上下左右连为一体,使整个坝体非常牢固,真是良心工程,不是吃白饭的。

太阳就要落山了,练江水上静悄悄。


再往前,过不去了。由南向北设置三道水门(汇洪道),并渐次增高。这些宽约10米、深约0﹑3米的水门是调节水位的,江水少时从低的水门向下流,江水丰时不仅从三道水门向下流,还会从北边的坝面向下流。古人的智慧,在这里闪着光芒。

泛舟江面,又是一种体验。船家们吆喝着,去不去还真不是个问题。

前一篇:新安江山水画廊 九里潭 冰雕
后一篇:冬至徽州 泛舟在渔梁坝的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