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走屏南甘国宝祖地漈下村下

标签:
龙漈仙宫甘氏宗祠甘氏古厝台湾总兵自驾 |
分类: 八闽大地 |
继续屏南甘国宝祖籍地漈下村的行走。城楼过来,深入村中,老旧的房子比比皆是。

老福州人都知道的甘国宝,不是出生在这里,他是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出生。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举家迁往古田县长岭村。甘国宝自幼聪颖好学,练就一身武艺,尤擅射箭。雍正四年(1726年),迁居福州文儒坊。雍正七年(1729年)中武举;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为清代名将。福州府一带将其事迹编成戏剧、小说,因此家喻户晓。


甘国宝好文墨,擅绘山水画,尤工手指画虎。其“指虎”形态各异,有走虎、伏虎、卧虎、蹲虎、上山虎、下山虎,都能“传其威鸷之神”。画幅常署“指头生活”,其作品被人珍藏至今。

作为甘国宝的祖籍地,这里现在的村民,许多还是甘家后代。这座是甘氏古厝,建于清嘉庆年间,现在依然是人家居住,保存完好。

进门,有龙脊武术和甘国宝的介绍。

再进门,要收费,堂上挂着甘国宝画像和乾隆皇帝恩赐的福字。

这座民居建了三年,合院式三排五进。向里开三前门二后门。主体分为迎客厅、正厅、后厅,中间有天井,形成四水归堂。

除了主屋,还有附屋、书房。

这里是厨房。

出了古厝,看村中,老房子依旧不少。当然也有新楼,显得不协调。

这座,大门看进去就破旧不堪。


走回到村中溪边主路。


这里,还有甘氏支祠,一样关门谢客。

沿着村中道路,往后山走去,这墙上,有留有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

除了门口用砖,石头作基础,墙体大部分还是土墙。

青苔,说明走的人少,阳光也不够强烈。

一步步走上去,来到村子的高处。

原来最高的地方,是甘氏宗祠。

可惜没有重大活动,宗祠一样关门。重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的甘氏宗祠,是开基二世祖思亮公的祠堂。宗祠系土木砖石结构,明式建筑风格,为福州十邑百座名祠之一。


山村,也是安宁。


回到村中,经过花桥。。。


龙漈仙宫,没有进去参观,它为世俸龙祭开基拓主马仙娘之祀殿,外形取天圆地方之式,呈现外方内圆、穹窿高起之外观。始建年代无考,但现存大殿建筑则是典型的明代风格。现在也是文物保护的一份子。

进去的时候,走的是那边走廊,现在出来,走的是这边。两边都看,感觉对面更有特色。


老福州人都知道的甘国宝,不是出生在这里,他是古田县二十六都(今屏南县小梨洋村)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出生。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举家迁往古田县长岭村。甘国宝自幼聪颖好学,练就一身武艺,尤擅射箭。雍正四年(1726年),迁居福州文儒坊。雍正七年(1729年)中武举;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武进士,授御前侍卫。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闽阅操大臣,为清代名将。福州府一带将其事迹编成戏剧、小说,因此家喻户晓。

作为武将,他历任贵州威宁、江南苏松、浙江温州、闽粤南澳总兵、台湾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后降为云南开化总兵,雷琼总兵,复任台湾总兵。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甘国宝升任广东提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甘国宝出巡八府,途经泉州时染病逝世。

甘国宝好文墨,擅绘山水画,尤工手指画虎。其“指虎”形态各异,有走虎、伏虎、卧虎、蹲虎、上山虎、下山虎,都能“传其威鸷之神”。画幅常署“指头生活”,其作品被人珍藏至今。

作为甘国宝的祖籍地,这里现在的村民,许多还是甘家后代。这座是甘氏古厝,建于清嘉庆年间,现在依然是人家居住,保存完好。

进门,有龙脊武术和甘国宝的介绍。

再进门,要收费,堂上挂着甘国宝画像和乾隆皇帝恩赐的福字。

这座民居建了三年,合院式三排五进。向里开三前门二后门。主体分为迎客厅、正厅、后厅,中间有天井,形成四水归堂。

除了主屋,还有附屋、书房。

这里是厨房。

出了古厝,看村中,老房子依旧不少。当然也有新楼,显得不协调。

这座,大门看进去就破旧不堪。


走回到村中溪边主路。

龙山公祠没有开门。

这里,还有甘氏支祠,一样关门谢客。

沿着村中道路,往后山走去,这墙上,有留有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

除了门口用砖,石头作基础,墙体大部分还是土墙。

青苔,说明走的人少,阳光也不够强烈。

一步步走上去,来到村子的高处。

原来最高的地方,是甘氏宗祠。

可惜没有重大活动,宗祠一样关门。重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的甘氏宗祠,是开基二世祖思亮公的祠堂。宗祠系土木砖石结构,明式建筑风格,为福州十邑百座名祠之一。


山村,也是安宁。


回到村中,经过花桥。。。


龙漈仙宫,没有进去参观,它为世俸龙祭开基拓主马仙娘之祀殿,外形取天圆地方之式,呈现外方内圆、穹窿高起之外观。始建年代无考,但现存大殿建筑则是典型的明代风格。现在也是文物保护的一份子。

进去的时候,走的是那边走廊,现在出来,走的是这边。两边都看,感觉对面更有特色。

双溪合流处,这里更醒目。
前一篇:秋走屏南 甘国宝祖地漈下村 上
后一篇:双溪古镇 屏南立县在此开始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