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2016-10-13 06:39:14)
标签:

王绍兰

土人仔

十番

福州三宝

左宗棠

分类: 闽都十邑

南公园从平平的落虹桥过来,就是新建的石牌坊,它公园南部的中心点,连接凌波桥和湖心岛。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长湖,是南公园永远的主题,它见证了南公园的历史。南公园至今300多年,虽然园中建筑更改无数,但这个湖泊保持了最初的模样。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牌坊的南部,有土坡和长廊。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湖边的落虹桥,是原先的建筑,有历史纪念意义。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湖心岛。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湖心岛中的荔枝亭,是为纪念左宗棠而建。左宗棠与福州的渊源很深,他是马尾船政的创始人,和林则徐、沈葆桢关系密切,收复新疆后,又因为中法马江海战失利1884年9月,左宗棠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挽救战局。次年7月27日(阳历9月5日)在福州病故,享年七十三岁,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南公园这里,曾经就有纪念左宗棠的祠堂。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石台上,有一大石,不知其含义。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栖凤桥,也是原南公园的旧桥。但看过去已经不是原物了。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长湖,成了荷花池。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栖凤桥东,有长廊。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走回到西面的夫妻榕下,这里是公园的西南部,有不短的万寿廊。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这一片,是藕池。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万寿廊。不知道是否因为附近有河口万寿桥,才有这个名称。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清如堂,很通透。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清如堂前,有观景台,突出水面。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万寿廊,到此为止。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松荫眠琴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松荫眠琴后,是台江民俗馆,实际上类似台江博物馆了。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这是清雕双龙纹奉旨祭祀碑。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东晋、南朝时期的陶瓷文物。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南方建立的四个朝代的总称。继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在中国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与鲜卑人在北方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对峙。南朝各代的存在时间都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刘宋),最短的仅23年(萧齐),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从420年刘裕夺位建立宋朝开始到589年隋灭陈之战统一为止。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还是南朝时期的陶瓷文物。东晋末,士族南迁,福州历史开始接受中原文化影响。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五代时期的陶瓷文物。唐末,又进入军阀割据时期,福州成了闽国的首都。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清代到民国的日常器具。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这些纸伞和箸插,小时候都是日常用品。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介绍十八洋的来历。小时候,这一带,还有许多的水潭和菜地。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上下杭,是老福州的著名商业街,曾经的商铺林立,解放后败落了,最近又开始修复,据说要赶上三坊七巷的水平。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土人仔“台江四怪”。四怪为卖虎标万金油的“湾仔”,“看眼睛颠波”林春凤,看相的陈庚白和卖面包的小贩“臭瓜”。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土人仔《王绍兰断案》。王绍兰是清朝嘉庆三年进士,在福清任知县时,对百姓冤案、疑案深入调查,躬亲检验,不为权贵,断了许多奇案。被福清人民称为“王青天”、“南包公”,他的断案故事,流传至今一百多年,有的被编成戏剧,有的编成评话、有的编成故事,流传很广。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连家船模型。闽江两岸的水上居民,长期以来浮舟泛居于船中,形成一片片用船连接起来的“水上村庄”,村民赖以生存的船只俗称“连家船”。连家船民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以船谋生,过着漂泊的水上生活。记得小时候的同学有姓江的,就来自三保,户口上还写的疍族。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洋头口土人仔(卖饼、卖膏药、媒婆、算命)。清末民初,在洋头口聚集了20多家规模较大的福州土人仔店,出售泥塑的观音、如来、十八罗汉、塔、桥以及猪、老虎、猫等。当年,这些泥塑既可用钱买,也可用瓶子换,小孩子们把平时的药瓶子积存起来,听到街上传来"瓶瓶囝换人囝"的吆喝声,就高兴地抱着瓶子去换土人仔。除了小孩喜欢外,土人仔在福州民间风俗中还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月里,土人仔作坊里忙着做观音送子、状元骑马、孩儿坐盆灯的塑像。到了八月中秋,这是土人仔最旺的季节,家家户户在厅堂用各种各样的土人仔摆塔,以庆佳节。百年过去了,土人仔基本都失去了踪影。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逐步流行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以及闽东闽北。十番音乐以它独有的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近三百年。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十种。十番音乐的乐器十分古老,应是乐器的活化石。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主要是应用于迎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传统民俗活动中。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墙壁上是台江传统手工艺,有福州三宝(脱胎漆器、油纸伞、角梳)、制桶、滑车、裱褙店、剃头、画像等老行当。
有福之州:新生的南公园·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