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甘蔗:闽都民俗园 闽风集萃

标签:
厅堂物事婚礼的模式乡试冯誉骥 |
分类: 闽都十邑 |
民俗园走到这里,算是走到了中心的位置。这组建筑,是闽风集萃,是闽侯明清古民居的重现。

闽风集萃民俗馆内集中展示了闽侯地区的祖堂、花轿、婚房、书房、寿宴,古家具、人物雕塑,古书、古代器具等传统民俗文物,再现了古民居的全景生活。这里收集了许多文物。天井中的大石缸。

厅堂物事。厅堂是民居庭院文化的集中体现。封绶石、柱联、匾额、横案桌、八仙桌、公座椅、宫灯高照、是一个家族表达宗系来源的庄严地表,是人们举办婚嫁寿诞年节与民间祈天尊神等重大典礼的神圣所在。从对联看,这应该来自陇西李氏。

由民藏历史珍品所营造的这个厅堂,是福州的代表景致。这是婚礼的模式,是厅堂内涵的一个典型。

这里的摆设有:明代的龙泉三足香炉、清代的木雕故事横案,木雕朱漆小香几、木制漆艺十边型贡盘、木艺朱漆双层方形礼担、天宫赐福玻璃画座屏、玉兰花柱四方玻璃灯笼、民国的景泰蓝将军罐等。

最近看的比较多的“文魁”匾,这是光绪丁酉科中举的。乡试(清代乡试考场设于各省称贡院)放榜,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
光绪辛未科第一名贡生。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实际是中举落板者的一种进身之道。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举人匾额,大多题为“文魁”、“武魁”、“登科”,一般由各省巡抚题写。贡生匾额,大多题为“贡元”、“岁进士、恩进士、明经进士”、“岁魁、选魁、经魁、恩魁”等。

“内行克修”匾,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福建学政冯誉骥为闽县故儒士杨连珍题。冯誉骥(?-1883年),少时,肆业于两广总督阮元创立的学海堂书院。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领乡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取进士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编修,累督山东、湖北学政。同治年间(1861年~1875年),回端州“丁优”,受聘主讲广州应元书院。光绪五年(1879年)八月,擢陕西巡抚。光绪九年(1883年)七月,陕西道监察御史刘恩溥弹劾其贪渎、任用非人,于十月被革职,致仕居扬州。他的书画,现在已经是国保了。

闽风集萃民俗馆内集中展示了闽侯地区的祖堂、花轿、婚房、书房、寿宴,古家具、人物雕塑,古书、古代器具等传统民俗文物,再现了古民居的全景生活。这里收集了许多文物。天井中的大石缸。

厅堂物事。厅堂是民居庭院文化的集中体现。封绶石、柱联、匾额、横案桌、八仙桌、公座椅、宫灯高照、是一个家族表达宗系来源的庄严地表,是人们举办婚嫁寿诞年节与民间祈天尊神等重大典礼的神圣所在。从对联看,这应该来自陇西李氏。

由民藏历史珍品所营造的这个厅堂,是福州的代表景致。这是婚礼的模式,是厅堂内涵的一个典型。

这里的摆设有:明代的龙泉三足香炉、清代的木雕故事横案,木雕朱漆小香几、木制漆艺十边型贡盘、木艺朱漆双层方形礼担、天宫赐福玻璃画座屏、玉兰花柱四方玻璃灯笼、民国的景泰蓝将军罐等。

最近看的比较多的“文魁”匾,这是光绪丁酉科中举的。乡试(清代乡试考场设于各省称贡院)放榜,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
光绪辛未科第一名贡生。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实际是中举落板者的一种进身之道。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举人匾额,大多题为“文魁”、“武魁”、“登科”,一般由各省巡抚题写。贡生匾额,大多题为“贡元”、“岁进士、恩进士、明经进士”、“岁魁、选魁、经魁、恩魁”等。

“内行克修”匾,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福建学政冯誉骥为闽县故儒士杨连珍题。冯誉骥(?-1883年),少时,肆业于两广总督阮元创立的学海堂书院。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领乡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取进士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编修,累督山东、湖北学政。同治年间(1861年~1875年),回端州“丁优”,受聘主讲广州应元书院。光绪五年(1879年)八月,擢陕西巡抚。光绪九年(1883年)七月,陕西道监察御史刘恩溥弹劾其贪渎、任用非人,于十月被革职,致仕居扬州。他的书画,现在已经是国保了。

前一篇:闽侯甘蔗:闽都民俗园 瀛洲农舍
后一篇:闽侯甘蔗:闽都民俗园 登高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