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朱紫坊,观漆艺展 五

标签:
日本越南他山石 |
分类: 展览艺术 |
如果说日本是中国漆艺的一面镜子,那么越南就是中国漆画的它山之石,与阮嘉智同代、活跃在上世纪00后10后出生的越南漆画家,从范厚(1903-1995)到陈文瑾、阮文贵、陈庭寿等多达数十人,而中国同期与其对应的只有孤零零的沈福文等二三人。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第一代漆画家从学习西方到找到自已的重要过程,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完成。而我国各地区漆画界的领头人在三十年代正处在儿童或少年期。阮文贵那大场面的民族庙会作品完成于1939年,那年他才19岁,他们在漆画的材料、技法、图式上的民族意识具有本能的早慧的特点。本届邀请的老中青三代越南漆画家就是在欧风美雨中保持民族特点的代表。
《地层内》作者:阮德越(越南),男,1981年出生于越南,毕业于越南美术大学。
《抽象》作者:阮德越
(越南)
《苍茫无尽的冲击流》作者:阮德越
(越南)
作者:武俊勇(越南),男,1980年出生于越南,越南美术大学美术硕士,职业艺术家。
《两个人》作者:武俊勇 (越南)
《吹长笛的人》作者:武俊勇
(越南)
《面具No.1》作者:谢震
《弹漆
NO.201602》作者:林栋,男,1965年出生于辽宁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破坏与重构——膨胀》
《大寒·蓝湖》 作者:张泽国
1966年生人,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教授
《大荒·明月》 作者:张泽国
《大寒·冰河》作者:张泽国
《方桌·溪》作者:张泽国
《流动》作者:陈冀湘,男,196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复始——数码漆棺》
《摆谱》作者:邱志军,男,1977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美术馆副馆长。
《芯片》作者:陈冀湘
《弹漆
NO.201601》《弹漆 NO.201603》作者:林栋
这里,是“它山石”。与历次国际漆展一样,日韩、越南、台湾、欧美的作者都表现了他们一贯的水平与特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越南。他们在吸纳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语境之时仍保持东方媒材的表达与自信,这或许是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和魂洋才”在最讲究经典传承的日本漆艺界的生动体现。

《意识与无意识》作者:前田令子(日本)
《银壶》作者 赵丹绮(台湾)
男,1966年出生于台湾,英国伦敦市政厅大学应用艺术及视觉文化硕士,台湾艺术大学工艺设计学系专任助理教授。
《舟之家》 作者:古伏脇司 (日本)
《红金斑犀皮漆系列》 作者:甘而可
男,1955年出生于安徽黄山,国手级漆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职业漆艺家。
《红金斑犀皮漆葵面形大盒》
作者:甘而可
《一个楚士的早餐 漆豆》 作者:邹传志
《剔犀云纹直筒瓶》作者:陈勤立-陈丰
《剔犀水纹大瓶》作者:陈勤立-陈丰

《水经系列》作者:李秉孺,男,1971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绘画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前一篇:走朱紫坊,观漆艺展 四
后一篇:走朱紫坊,观漆艺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