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皖西北:寿县博物馆 楚都遗珍

标签:
西大街蔡国楚王战国春秋 |
分类: 浙江安徽 |
寿县博物馆在寿春城的西大街,面对着孔庙,这是安徽省建馆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在文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安徽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设《楚都遗珍》《汉魏流韵》《翰墨流芳》《古窑之光》《宗教艺术》和《彩瓷缤纷》6个专题馆,共11个展厅。我们的重点是前面两个专题。

楚都遗珍。寿春作为楚都的时间并不长,从公元前241年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不到20年。但寿县这一带因此成了楚人的最后归宿地和楚文化的最后集中表现地,体现在考古发现上,就是一大批能代表楚文化的重要文物先后从寿县出土。

楚大鼎,原物在安徽省博物馆。

芍陂(如今的安丰塘)的古碑,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史载是楚相孙叔敖建于楚庄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沙盘就不拍了,就拍一下这画。

“蔡侯申”升鼎,寿县蔡侯墓遗物,春秋时期,蔡为小国,处于吴国与楚国之间,经常受到楚国胁迫,于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

“蔡侯申”簋,寿县蔡侯墓遗物,春秋时期。

“蔡侯申”鼎,寿县蔡侯墓遗物,春秋时期。

蔡侯鼎,寿县蔡侯墓遗物,春秋时期

青铜剑,东周

“越王者旨于赐”剑 战国时期越国青铜兵器。(右边圆形的是一个放大镜,能够看见剑上面的字)

暗花菱纹铜矛 东周

“蔡侯申”编钟,寿县蔡侯墓遗物,春秋时期。

回纹青铜匜,春秋时期


寿县楚王墓的发现,开启了我国楚文化研究的先河。
华盖铜构件
寿县楚王墓遗物
战国时期
“铸客为王后少府为之”铭升鼎

附耳小盖鼎

“王后”铜镐

铜敦

云纹附钩铜壶

立耳浅腹越式铜鼎

条纹原始瓷盏

铜方壶


前一篇:夏日皖西北:寿县宾阳门 老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