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皖西北:有古董的寿县报恩寺

标签:
博物馆功德碑银杏泥塑十八罗汉 |
分类: 浙江安徽 |
寿县的报恩寺在当地很有地位,位于古城的东北角,一早我们顺着大路来到这里,发现周边不少民居已经空无一人,一个个“拆”字甚是醒目,不知道是否为了这座寺庙进行的周边改造。这里是道路的尽头,南面一个照壁,上书毛泽东同志1958年9月17日视察安徽省博物馆的指示,这应该是这座寺庙曾经作为寿县博物馆有关。

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为唐玄奘奉敕建造。

报恩禅寺的题匾,不知道为何"恩"字不是“大”,而是“工”。

进门,是个广场,从围起来的中间牌子,可以了解这里原来是个古塔,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于1977年拆除,甚是可惜。

这里有地宫,里面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因为保护的需要,地宫没有开放。而金银棺和舍利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

寺庙中的花季

树木后,是古朴的天王殿。有县文保的标志。

天王殿内侧,有大清乾隆年间大修报恩寺碑,嘉庆九年的功德碑。

嘉庆六年的“劝学文”碑、“功德不昧”、“缘因上乘千年果、本耐悉青万古春”。这边,是明代的重修碑记。

古朴的天王殿后门。

进入大院,两株大树一下就遮住了视线。这两株银杏,植于唐贞观九年,已有1300多年树龄。树高20余米,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


这么多的红布条,真是作为神树呀。


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为唐玄奘奉敕建造。

报恩禅寺的题匾,不知道为何"恩"字不是“大”,而是“工”。

进门,是个广场,从围起来的中间牌子,可以了解这里原来是个古塔,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于1977年拆除,甚是可惜。

这里有地宫,里面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因为保护的需要,地宫没有开放。而金银棺和舍利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

寺庙中的花季

树木后,是古朴的天王殿。有县文保的标志。

天王殿内侧,有大清乾隆年间大修报恩寺碑,嘉庆九年的功德碑。

嘉庆六年的“劝学文”碑、“功德不昧”、“缘因上乘千年果、本耐悉青万古春”。这边,是明代的重修碑记。

古朴的天王殿后门。

进入大院,两株大树一下就遮住了视线。这两株银杏,植于唐贞观九年,已有1300多年树龄。树高20余米,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


这么多的红布条,真是作为神树呀。

前一篇:夏日皖西北:寿县靖淮门 通淝门
后一篇:夏日皖西北:寿县宾阳门 老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