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古田:吉祥寺塔 吉巷坂中村

标签:
福州古田闽浙赣游击纵队吉祥公园叶飞水库移民 |
分类: 闽都十邑 |
本来是福州十邑之一的古田,从唐代置县都是属于福州的地区范畴,语言风俗与福州相同。解放后先是属于南平地区,1963年归入福州,到了1970年又划给了宁德。但到国外遇到古田华侨,一说就是福州人,并不认同宁德。1958年国家建古田溪水库,原来的县城淹没,迁至距旧城西南9公里的罗华乡庄洋里另建新城镇。新城距省会福州市114公里。现在有京台高速了,距离更近了,到这里也就96公里,走绕城很快。
多年前经过这里,还是没有县城的感觉。现在终于有了,本来导航是到吉祥寺塔,指示到了县城外十公里的地方,出了高速正是县城边,看到破旧的小路感觉不对,还是先到县城里面再说。
这里街区公园是市民的休闲处,周末人还真不少。过马路来到吉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坐南向北,花岗岩实心结构,四方形。基座高1米、宽4.5米,由下而上逐渐缩小。塔高11米,分别由塔基、塔台、塔身、塔顶组成。
纪念塔正面隶体大字“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为叶飞字体“革命烈士万古长青”。但仔细看,叶飞两个字好像被砸平,不知何故。
“中共福建省代表会议会址纪念碑”1987年建的,坐落于新城吉祥公园内。碑文记载民国35年11月,中共福建省代表会议在黄连村召开,因敌袭扰,转移到古田际面、石坑饭甑岩、六空、半山、南平大禄、古田小禄等地流动举行,翌年1月20日结束。会议通过《福建省建党九年斗争总结》等5个文件,改福建省委为闽浙赣区党委,选举区党委委员和书记。还有一块是“闽浙赣游击纵队成立纪念碑”说的是闽浙赣区党委于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成功地发动了古田县澄洋暴动,即日成立了闽浙赣游击纵队,司令员左丰美、副司令员刘捷生,辖两个支队,计三百余人,有力推动了闽东北地区游击斗争的向前发展。
转脸就看到这座古塔了,还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本想去的结果就在眼前,看来导航还真是误事。

位居福建十大名塔之一的古田吉祥寺塔原在旧城吉祥寺门前,1958年因建古田溪水电站蓄水库,按原形迁建于新城松台狮公山,如今成了吉祥公园。塔前有省政府的文保碑。
该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两度重修。后因雷霆震撼,塔身欹斜,民国24年雪峰寺主持圆瑛法师捐募重修。圆瑛法师本身就是古田人,后来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
塔为实心石构,八角九层楼阁式须弥卒底,基层八角雕有八尊武神,第二到第九层第层八面均设佛龛,内雕座佛,佛龛两边石雕各种花草鱼虫,飞禽走兽,造型淳厚古朴。
绕塔一圈,看个仔细。
吉祥公园,当地人叫塔山公园,就因为有这座古塔。山不高,但也是山。
公园不大,但也是公园。
吉巷乡坂中村在翠屏湖边上,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去大桥镇的路上经过,看到这里确实与众不同,停下参观。看介绍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建设古田溪水电站,而淹没古田旧县城及其周围村庄而形成的人工湖,坂中村因此整村靠后搬迁。
从此,坂中村的发展历程与翠屏湖的历史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是第一代的搬迁房,这样的房子我比较熟悉,在南平巨口乡村中的大姑妈家,基本就是这样的。
这里保留这专门让人参观。边上还有很新的一栋,是移民纪念馆,只参观不拍照。
里面感觉是修旧如旧的,每个房间都有当时的农具和家具。
在路边有五栋整齐的房子叫做五联厝,是70年代第二批移民遗留下来的房子。现在这村子里多数都是移民二代,三代了,他们就继续在这样的建筑中延续库区文化,发扬光耀库区的梦。坂中村的发展历程与翠屏湖的历史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