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下莆田 涵江襄山寺

标签:
唐代王审知石雕襄山涵江 |
分类: 八闽大地 |
回到福建一段时间了,这回周末,我们重走潮汕人的祖籍地莆田,专门挑以前漏过的地方。这第一站就是位于涵江的襄山寺。从福州走三环,过南台岛螺洲大桥,很快进入福厦高速,刚进入莆田境内就下高速,转到襄山寺,交通还是方便。

襄山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创建,名延福院。五年后,闽王王审知把其改名为“慈寿寺”,俗称囊山寺,因为它背靠襄山。到了明宣德八年(1433年)增建斋房300间,应该是规模最大的时期。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现有建筑物为清康熙、雍正、光绪与民国年间陆续所建。

看着天王殿墙上的石雕,许多历史人物和各种吉祥图案,应该是不久前的作品。


放生池,也与众不同,池中建有假山。

钟鼓楼,一样的花样繁多。

囊山寺曾为古驿道宿站,当年朱熹赴同安上任时,曾住在寺内。朱熹有诗曰:“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清翠。行役倦修程,投闲聊一憩。不学塔中仙,前途定何事。





囊山海拔639米,多为裸露的花岗岩,因山峰形如古人坐褥上的“隐囊”而得名。


出了寺庙,从左面上山,走了不少弯路。这山中的小寺庙,不知道是否是襄山寺的一部分,还是另有玄机。


襄山寺于唐代中和元年(881年)创建,名延福院。五年后,闽王王审知把其改名为“慈寿寺”,俗称囊山寺,因为它背靠襄山。到了明宣德八年(1433年)增建斋房300间,应该是规模最大的时期。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现有建筑物为清康熙、雍正、光绪与民国年间陆续所建。

看着天王殿墙上的石雕,许多历史人物和各种吉祥图案,应该是不久前的作品。


放生池,也与众不同,池中建有假山。

钟鼓楼,一样的花样繁多。

囊山寺曾为古驿道宿站,当年朱熹赴同安上任时,曾住在寺内。朱熹有诗曰:“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清翠。行役倦修程,投闲聊一憩。不学塔中仙,前途定何事。





囊山海拔639米,多为裸露的花岗岩,因山峰形如古人坐褥上的“隐囊”而得名。


出了寺庙,从左面上山,走了不少弯路。这山中的小寺庙,不知道是否是襄山寺的一部分,还是另有玄机。

小寺庙相当简陋,只见一个女子在吃饭,十点多这不早不晚的,一问说是吃点心。一大碗炒饭的样子说是点心,看来自我做主,三餐两点心都比较随意呀。
前一篇:有福之州:夏日的森林公园
后一篇:初夏下莆田 襄山天元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