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走闽中:德化石牛山 下

标签:
观日第一峰福建省委旧址山道狭窄旅游石壶寺 |
分类: 八闽大地 |
继续德化石牛山的游记。石牛山的山景,越往上,怪石越多。石牛山是个典型完整的放射状的火山塌陷盆地,这一中生代火山形成的山峰,构成丰富多姿、奇妙无穷的岩石山洞。加上人们赋予种种的神话传说,使这一自然景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真是大自然的神功妙力呀。一块块巨石在侧,我们走过,就觉得自己真是渺小。


不少景点加上了人工铁梯,方便游客。

再经过一条连续的铁梯,我们已经接近主峰顶了。上面还有几位游客。

嘿嘿,八闽观日第一峰。总觉得许多地方都要争第一,这自己带的帽子要大伙承认呀。这里的主峰海拔1782米,比本县的戴云山还低。高度不够就以看到阳光比你早来算。扬长避短呀。

刚开始上去的时候,还是云里雾里的,好运气的是,没站多久,这大风吹起,中距离就可以看清了。

清明时节,按道理不是太冷,可站在主峰上,风吹起来可是冷飕飕的。好在又是一阵大风,山谷露出来了。


赶紧转到这迎风的一面,多拍几张。嘿嘿,真是时来运转,云雾被风吹的越来越稀了。

视野也就越来越远。

上山的时候只能看到的近景,现在一个个都展现全貌了。

云雾还在消散,但在主峰上我们还不能呆太久,毕竟感觉寒风习习。下撤。

视野越来越清晰了。

远处的许多石景,都一个个展现出来。



下了一半,石牛山主峰的全貌,这下看清了。这里的场景,从许多朋友的博客都有看到。

再转一个角度,还是有一些云雾。

在游览图中,可以看到还有不少线路,但到了实地,几处都围起来写着“此路不通”,“未开放线路”等告示,原本想转景区一圈的打算,泡汤了。

远处的石景想炮台,这有点像湖南涟源湄江风景区的一个场景。

一路下来,可以看到山上布满了许多怪石。

石壶洞,这下可以看到中远景了。


真是大自然的神功妙力呀。一块块巨石在侧,我们走过,就觉得自己真是渺小。


不少景点加上了人工铁梯,方便游客。

再经过一条连续的铁梯,我们已经接近主峰顶了。上面还有几位游客。

嘿嘿,八闽观日第一峰。总觉得许多地方都要争第一,这自己带的帽子要大伙承认呀。这里的主峰海拔1782米,比本县的戴云山还低。高度不够就以看到阳光比你早来算。扬长避短呀。

刚开始上去的时候,还是云里雾里的,好运气的是,没站多久,这大风吹起,中距离就可以看清了。

清明时节,按道理不是太冷,可站在主峰上,风吹起来可是冷飕飕的。好在又是一阵大风,山谷露出来了。


赶紧转到这迎风的一面,多拍几张。嘿嘿,真是时来运转,云雾被风吹的越来越稀了。

视野也就越来越远。

上山的时候只能看到的近景,现在一个个都展现全貌了。

云雾还在消散,但在主峰上我们还不能呆太久,毕竟感觉寒风习习。下撤。

视野越来越清晰了。

远处的许多石景,都一个个展现出来。

这尊如坐佛沉思。


下了一半,石牛山主峰的全貌,这下看清了。这里的场景,从许多朋友的博客都有看到。

再转一个角度,还是有一些云雾。

在游览图中,可以看到还有不少线路,但到了实地,几处都围起来写着“此路不通”,“未开放线路”等告示,原本想转景区一圈的打算,泡汤了。

远处的石景想炮台,这有点像湖南涟源湄江风景区的一个场景。

一路下来,可以看到山上布满了许多怪石。

石壶洞,这下可以看到中远景了。

近处更是清晰。

石壶洞前的观景台,这下可以好好利用了。

往下看,石壶寺的全貌,停车场,一一在目。


上下山都不算太高,我们回到石壶寺,一切顺利。没有云雾的遮挡,再给它来一张,虽然天色有点发暗。不作太多的逗留,下山。

石牛山因为山道狭窄,上下山分道而行,下山路绕到水口镇出口,多了几公里。我们就顺路来到位于板里的福建省委旧址,这里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一个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偏僻村落。我们来的时候,因为时间晚了,也无从参观,就下车拍几张照,走人。


石壶洞前的观景台,这下可以好好利用了。

往下看,石壶寺的全貌,停车场,一一在目。


上下山都不算太高,我们回到石壶寺,一切顺利。没有云雾的遮挡,再给它来一张,虽然天色有点发暗。不作太多的逗留,下山。

石牛山因为山道狭窄,上下山分道而行,下山路绕到水口镇出口,多了几公里。我们就顺路来到位于板里的福建省委旧址,这里海拔900多米,四面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是一个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的偏僻村落。我们来的时候,因为时间晚了,也无从参观,就下车拍几张照,走人。

前一篇:清明时节走闽中:德化石牛山 上
后一篇:清明时节走闽中:雨中九仙山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