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州:磨石村门榕 尚干镇古塔

标签:
陶江古塔乡村寺庙古迹福清闽侯 |
分类: 闽都十邑 |
第二次来福清镜洋的磨石村,榕树屋可不能遗漏,09年来的时候这里没走过。车停村中,我们问了村民,一路走过来。就见寺庙边长着一颗大榕树。

原来这是壶山寺。磨石古代为壶山境,所以寺庙因地起名。寺前立有石碑记载:壶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道光七(1827)重修,历百余年后倒塌成为废墟。公元2000年由黄姓族人捐资在原址重建。

重点是这株奇特的大榕树,树根中包着许多的石块、砖块。

后人又在其下加了水泥结构,用以支撑。


原来这是壶山寺。磨石古代为壶山境,所以寺庙因地起名。寺前立有石碑记载:壶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道光七(1827)重修,历百余年后倒塌成为废墟。公元2000年由黄姓族人捐资在原址重建。

重点是这株奇特的大榕树,树根中包着许多的石块、砖块。

后人又在其下加了水泥结构,用以支撑。

民间传说是鸟儿无意中将含有榕树种子的粪便拉在屋顶上,后来发芽生根长成大树,天长日久树根紧紧抱住门框和屋墙,经过100多年风雨沧桑,小屋破烂倒塌,留下屋形轮廓,东、南方向各有一门,形成如今“屋形榕”奇观。

现在是福清的古名树。

空心往外。

大树高耸。


现在是福清的古名树。

空心往外。

大树高耸。

“屋形榕”又叫“石门榕”、“拱门榕”,当地人叫门榕。榕树开门,树底漏风。

树后有小庙,不知为何不是和主庙一起,大约是土地爷之类。

福清的乡村寺庙,大多是多种神祗合在其中。有观音,有菩萨。村民需要什么就有什么神灵。

这里还有供五帝的,这在历代都不是正规的神祗,曾经被官府严禁的。

两边墙面上的画,属于佛教系统。而两旁的塑像,雷公电母、护境将军、四值功曹、判官无常,显然是属于道教系统。



树后有小庙,不知为何不是和主庙一起,大约是土地爷之类。

福清的乡村寺庙,大多是多种神祗合在其中。有观音,有菩萨。村民需要什么就有什么神灵。

这里还有供五帝的,这在历代都不是正规的神祗,曾经被官府严禁的。

两边墙面上的画,属于佛教系统。而两旁的塑像,雷公电母、护境将军、四值功曹、判官无常,显然是属于道教系统。


时间还多,回程经过尚干,去探探镇里面的陶江古塔。几次经过都没注意,这次特地来,车停镇里的马路边,一路问当地人,走到近处才看到这被房子包围的古塔。发现这里正在改造,很快就要完工了。
据宋梁克家撰《三山志》记载:“塔林寺在方山下,太建年置。”经鉴定,塔为寺同期物,为南北朝时期建造,距今已一千四百多年(比西安大雁塔早了一百多年),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石佛塔。近看石塔,虽然历史这么久远了,石塔的雕刻还是比较清晰。

塔高约10米,为花岗岩实心仿木结构,七层八面,上有五轮塔刹,下有三重台座,环以三层莲花座,塔基圭脚刻有倒莲瓣,此结构为国内罕见。


塔高约10米,为花岗岩实心仿木结构,七层八面,上有五轮塔刹,下有三重台座,环以三层莲花座,塔基圭脚刻有倒莲瓣,此结构为国内罕见。

前一篇:有福之州:福清磨石村 仙井岩
后一篇:有福之州:盖山阳岐尚书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