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四月天:吸江兰若 涌泉寺

标签:
梅里七佛幢净空禅师听水斋神光祖师像 |
分类: 闽都十邑 |
四月的鼓山梅里,是郁郁葱葱的,不是观赏梅花的季节。几年前这里的梅树还是稀稀拉拉,如今都成林了。没有去凑花开的热闹,自然就只有树荫的翠绿。

吸江兰若这一带,平时人来的并不多,记得我第一次来还是在九十年代中,这里并没有开发,随意走来,看到一座破旧的寺庙,和几位尼姑在修行。隔一段来一会,就发现这里又添加了一些设施。

七佛幢还是依旧,描红大约是每年的事情。看到这些文字,总觉得往西的日子应该是多么地寂静。

寺庙边这家新茶馆,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不是周末的这天下午,看不见一位茶客。

原本孤单的梅亭,飞檐都无法照齐了。


吸江兰若这一带,平时人来的并不多,记得我第一次来还是在九十年代中,这里并没有开发,随意走来,看到一座破旧的寺庙,和几位尼姑在修行。隔一段来一会,就发现这里又添加了一些设施。

七佛幢还是依旧,描红大约是每年的事情。看到这些文字,总觉得往西的日子应该是多么地寂静。

寺庙边这家新茶馆,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不是周末的这天下午,看不见一位茶客。

原本孤单的梅亭,飞檐都无法照齐了。

庵门上的“吸江兰若”匾是鼓山涌泉寺第一百十八代住持净空禅师所题。同治五年丙寅(1866年),因吸江兰若“寝久而圯,其地租人,栽种地瓜”,他筹资收回。这里的“若”字实际上应该念rě,“兰若”就是一般寺庵的泛称。

原先面对的闽江,现在江滨已经是高楼林立了。再多的高楼,就面江看不到水,再也无法“吸江”了。

从环形步道边的小路下去,一直到溪边,发现那里居然有地块被人家围起来养家禽,一只土狗对着我们狂吠。如此场景,相关部门都视而不见?


原先面对的闽江,现在江滨已经是高楼林立了。再多的高楼,就面江看不到水,再也无法“吸江”了。

从环形步道边的小路下去,一直到溪边,发现那里居然有地块被人家围起来养家禽,一只土狗对着我们狂吠。如此场景,相关部门都视而不见?

沿着溪流上行(流水部分另文),我们来到清末帝师陈宝琛建的船轩。轩又名船屋,颜曰“听水斋”,上有楼,祀净名庵乩仙。如今空空如也。当年福州人龚易图(清官员、藏书家。咸丰九年进士)、叶大庄(清官员、诗人,同治十二年举人,张之洞幕僚,曾官邳州知州,后救灾累死在任上)曾扶乩于此。石柱有陈宝琛书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忧中有乐,乐中有忧。”


对面岩壁间,刻一神光祖师像,趺坐蒲团,手捧经卷,神采栩栩如生。上题“顽石点头”,闻系画家李霞所绘。附近岩壁更有“横息尘劳”,“是曰缘”,与陈肇英所书“千里乘龙”。说神光祖师像是用几个字组成的,你看得出来不?

喝水岩这里的摩崖石刻,是福建同类之最。因为太多了,有些就不珍贵了。

年少的时候来到这里,感觉不就是文字嘛,不感兴趣。现在再看,又觉得时光飞逝。每见到一次,中间的日子不知道经过了多少。


喝水岩这里的摩崖石刻,是福建同类之最。因为太多了,有些就不珍贵了。

年少的时候来到这里,感觉不就是文字嘛,不感兴趣。现在再看,又觉得时光飞逝。每见到一次,中间的日子不知道经过了多少。

下午四点多的喝水岩,居然没有了其他人。幽静的不像话。
前一篇:福州四月天:雨前的西湖步道
后一篇:福州四月天:鼓山喝水岩下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