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驾陕甘宁蒙:五五·包头五当召

标签:
内蒙古阴山国庆节旅游藏传佛教 |
分类: 京津晋蒙 |
五当召是我们到包头的第一个景点。从平罗经乌海到包头,一路高速,数百公里的路,到了也已经夜色斑斓了。2日早饭后,我们就直奔位于包头北部五十多公里的阴山中的召庙。这里是包头著名的景区,路上的车也多了,到了景区,停车场也基本摆满了,还新开辟了较大的地盘。

节日,不能直接开到寺庙边上,还得走上一段路,景区新设的售票处也挤满了人。这假日还真是和平常不一样。

这样的日子,要想混进去,看来是没门的,不进召庙看外观,连影子都见不到。老老实实购票吧。快到召庙,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和水塘。一看这架势,又是新投入。

很早就知道五当召了,但苦于没有机会。上回只到了呼市,这回来包头了,这里不能省略。

五当召,蒙古语称巴达格尔召,柳树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曾大规模扩建,七年后乾隆皇帝赐名“广觉寺”匾额。建寺以来它一直是蒙古族佛教徒朝拜的佛教圣地。五当召于1996年由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内蒙古唯一保存完整的纯藏式建筑群。


先跟着人潮走进第一殿吧,它叫苏古沁殿,是五当召内最大的建筑物,位于寺院最前部,高三层,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天空是这样的湛蓝,空气是这样的清新。舒坦呀。

第三殿-洞阔尔是五当召最早的殿堂,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前经堂后佛殿高三层。黄色的外墙标志着其显贵地位。高居于全寺之中,其他建筑均以此殿为中心,殿前广场系讲经、辩经的场所,即学术升级的考场。

这里是学习佛教时轮数学部,讲授天文、历法、数学、占卜、推算藏历日期。殿内前后厅绘满壁画、装饰考究,

乾隆皇帝于1756年赐名“广觉寺”,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的牌匾悬挂在殿门正中门楣上。



第四-当圪希德殿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俗称“训服殿”,是五当召的护法神殿,也称金刚殿。是座两层殿堂,紧靠洞阔尔殿建造。据说此殿是鄂尔多斯部准格尔台吉之妻资助建造的。

第四殿内供奉着大威德金刚、怖畏金刚、胜乐金刚、吉祥天母等九尊彩塑护法神,面目狰狞可畏、多头多臂、手拿各种法器,颈挂人头项链脚踩妖魔,威武彪悍,看后令人毛骨悚然。

“和气四瑞”塑像,由鄂尔多斯苏氏企业家从青海塔尔寺请回供奉。这里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拍照,我等了好一会才抢了一张。

第三殿的主楼,是这样的金黄色。

五当召周边。

第五--喇弥仁殿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位于护法殿后边西北高耸的山坡上,为教义戒律学部,这个学部在内蒙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中只有五当召设立。是召庙建筑群中建造年代最晚的建筑物。殿内正中供奉铜铸高九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坐像。左右两侧塑其两大弟子嘉曹杰和克珠杰塑像。两侧木龛内有一千尊一模而成的宗喀巴塑像。

第六殿金科殿即曼陀罗原名努尼殿,是供僧人静坐休持的殿,后来毁于文革动乱。2003年国家拨款在遗址上恢复并扩建此殿,外观和第五殿差不多,但这里现在是五当召的文物文物博物馆,展出本召所保存的部分珍贵文物。有唐卡、清代景德镇瓷器、活佛的生活用品、法器、内蒙古仅存的两座鎏金曼陀罗坛城,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文物不能拍照,保安看的紧。

第七--苏卜盖陵是五当召一世活佛建庙之前的住宅,“苏卜盖”即蒙语“塔”之意,是一个小佛堂,内部供奉有历世活佛灵塔,即舍利塔。因一世活佛创建了本召,去世后僧众为了纪念他就将他的舍利塔存放在此处。此后,本召七世活佛灵塔均在这里珍藏。灵塔雕刻精美镶有珍宝玉器,外部鎏金。



第八:阿会殿是一座学习医学和密宗学部的经殿,建于嘉庆5年(1800年)。据说是乌拉特东公旗协理热西鹏苏格出资建造的,东南靠活佛府。殿底层正中斑斓的山洞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其两侧是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塑像神情各异,气宇非凡,泥塑山洞险峻逼真。门两侧绘有护法神像。二楼主要供奉本学部主供佛胜乐金刚、药王佛。

甘珠尔活佛府(第九殿)
甘珠尔瓦呼图克图是五当召第一世洞阔尔活佛的经师。历史上,当一方的活佛去世后,其师甘珠尔活佛为其负责培养幼年的“呼毕勒罕”(转世灵童)。活佛的正厅为会客办公处,里屋为卧室,耳房是经师的居室。这座活佛府在1996年“五三”地震时墙严重裂缝,面临倒塌。1998年国家拨专款进行了维修,恢复了原貌,2000年开始向游客开放。



山坡,树叶还没完全变色。


斋堂,这样的大锅在福州鼓山见过,号称千人锅。看多了也就不稀奇了。但这里还有游客扔零钱,有趣。

登上前山山坡拍个全景,算是来过。

这样的水潭,在我看来,可建可不建。


节日,不能直接开到寺庙边上,还得走上一段路,景区新设的售票处也挤满了人。这假日还真是和平常不一样。

这样的日子,要想混进去,看来是没门的,不进召庙看外观,连影子都见不到。老老实实购票吧。快到召庙,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和水塘。一看这架势,又是新投入。

很早就知道五当召了,但苦于没有机会。上回只到了呼市,这回来包头了,这里不能省略。

五当召,蒙古语称巴达格尔召,柳树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曾大规模扩建,七年后乾隆皇帝赐名“广觉寺”匾额。建寺以来它一直是蒙古族佛教徒朝拜的佛教圣地。五当召于1996年由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内蒙古唯一保存完整的纯藏式建筑群。


先跟着人潮走进第一殿吧,它叫苏古沁殿,是五当召内最大的建筑物,位于寺院最前部,高三层,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一楼前大厅是经堂,有八十根方柱上部雕刻和彩绘着各式花纹图案,外裹云龙图案的栽绒地毯。地上排列着数十排坐榻,上铺藏式地毯。

四壁满绘释迦牟尼佛传故事和各种护法神像。

顶部挂着各色幡幔,殿内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全殿可容纳千余喇嘛在这里诵经。凡属全召性的集会都在此举行。


四壁满绘释迦牟尼佛传故事和各种护法神像。

顶部挂着各色幡幔,殿内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全殿可容纳千余喇嘛在这里诵经。凡属全召性的集会都在此举行。

后厅为藏经阁,供奉着各种佛像、唐卡、曼陀罗坛城

后厅的佛像。


第二殿-却依拉殿位于苏古沁殿西侧,始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此殿为专门研究佛教哲学学部,是本召僧人最多的学部。殿内供奉着五当召最大的铜制弥勒佛,高达十米,为黄铜分铸焊接制成。


后厅的佛像。


第二殿-却依拉殿位于苏古沁殿西侧,始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此殿为专门研究佛教哲学学部,是本召僧人最多的学部。殿内供奉着五当召最大的铜制弥勒佛,高达十米,为黄铜分铸焊接制成。

出来,就顺着转轮的方向,往后走。一座座白色的建筑,建在山坡上。这样的藏式对我来说已经相当地不陌生。

天空是这样的湛蓝,空气是这样的清新。舒坦呀。

第三殿-洞阔尔是五当召最早的殿堂,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前经堂后佛殿高三层。黄色的外墙标志着其显贵地位。高居于全寺之中,其他建筑均以此殿为中心,殿前广场系讲经、辩经的场所,即学术升级的考场。

这里是学习佛教时轮数学部,讲授天文、历法、数学、占卜、推算藏历日期。殿内前后厅绘满壁画、装饰考究,

乾隆皇帝于1756年赐名“广觉寺”,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的牌匾悬挂在殿门正中门楣上。



第四-当圪希德殿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俗称“训服殿”,是五当召的护法神殿,也称金刚殿。是座两层殿堂,紧靠洞阔尔殿建造。据说此殿是鄂尔多斯部准格尔台吉之妻资助建造的。

第四殿内供奉着大威德金刚、怖畏金刚、胜乐金刚、吉祥天母等九尊彩塑护法神,面目狰狞可畏、多头多臂、手拿各种法器,颈挂人头项链脚踩妖魔,威武彪悍,看后令人毛骨悚然。

“和气四瑞”塑像,由鄂尔多斯苏氏企业家从青海塔尔寺请回供奉。这里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拍照,我等了好一会才抢了一张。

第三殿的主楼,是这样的金黄色。

五当召周边。

第五--喇弥仁殿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位于护法殿后边西北高耸的山坡上,为教义戒律学部,这个学部在内蒙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中只有五当召设立。是召庙建筑群中建造年代最晚的建筑物。殿内正中供奉铜铸高九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坐像。左右两侧塑其两大弟子嘉曹杰和克珠杰塑像。两侧木龛内有一千尊一模而成的宗喀巴塑像。

第六殿金科殿即曼陀罗原名努尼殿,是供僧人静坐休持的殿,后来毁于文革动乱。2003年国家拨款在遗址上恢复并扩建此殿,外观和第五殿差不多,但这里现在是五当召的文物文物博物馆,展出本召所保存的部分珍贵文物。有唐卡、清代景德镇瓷器、活佛的生活用品、法器、内蒙古仅存的两座鎏金曼陀罗坛城,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文物不能拍照,保安看的紧。

第七--苏卜盖陵是五当召一世活佛建庙之前的住宅,“苏卜盖”即蒙语“塔”之意,是一个小佛堂,内部供奉有历世活佛灵塔,即舍利塔。因一世活佛创建了本召,去世后僧众为了纪念他就将他的舍利塔存放在此处。此后,本召七世活佛灵塔均在这里珍藏。灵塔雕刻精美镶有珍宝玉器,外部鎏金。



第八:阿会殿是一座学习医学和密宗学部的经殿,建于嘉庆5年(1800年)。据说是乌拉特东公旗协理热西鹏苏格出资建造的,东南靠活佛府。殿底层正中斑斓的山洞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其两侧是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塑像神情各异,气宇非凡,泥塑山洞险峻逼真。门两侧绘有护法神像。二楼主要供奉本学部主供佛胜乐金刚、药王佛。


五当召的活佛是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称“额尔德尼•莫日根•洞科尔•班智达”。第一世活佛本名罗桑坚赞,法名阿旺曲日莫,诞生于土默部,曾在多伦诺尔汇宗寺向甘珠尔瓦呼图克图学经。几年后,呼图克图又送他入藏深造,并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哲蚌寺拉然巴学位。返蒙后,经师甘珠尔瓦呼图克图将他升为多伦汇宗寺达喇嘛。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应聘进京参加蒙文《甘珠尔经》的编译。其学问深厚,通达五明,尤为精通时轮学,清廷封他为“洞科尔•班智达”,即“时轮学大学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阿旺曲日莫活佛在五当圆寂。五当召的活佛共转世七代,第七代活佛于1955年病故。此后五当召长期没有活佛,直到2006年,才寻到了第八世活佛。


山坡,树叶还没完全变色。


斋堂,这样的大锅在福州鼓山见过,号称千人锅。看多了也就不稀奇了。但这里还有游客扔零钱,有趣。

登上前山山坡拍个全景,算是来过。

这样的水潭,在我看来,可建可不建。

前一篇:秋驾陕甘宁蒙 五四 平罗玉皇阁
后一篇:秋驾陕甘宁蒙五六包头美岱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