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992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驾陕甘宁蒙 四七 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上

(2016-01-07 07:02:15)
标签:

宁夏

贺兰山

旅游

刺骨寒风

自驾游

分类: 陕甘宁疆
中秋国庆这回西北行,遇到最恶劣的天气,就是在这西夏王陵。在西夏博物馆出来的时候,遇上大雨。在参观了西夏塑像馆后,雨是小多了,但风开始起来了。顺着道路走向三号陵,这样的天空,那还是在大雨过后。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刚走过来,风还不是很大,天空虽然乌云密布,至少还可以拍照。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我们向着贺兰山的方向迈步。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前面这座,是西夏陵三号陵,它座落在西夏陵区的中心,位置显赫,被认为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遇上这样的天空,主要精力,先在天上。风云变幻,谁是主宰?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把视线转回三号陵。这座由阙台、角台、碑亭、月城、献殿、陵塔等组成的陵墓,平面布局严格按照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表现了帝王君主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地面上的建筑,都用围栏圈了起来。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前面就是陵塔了。一直走到陵塔边,这时候突然大雨哗哗,狂风大作。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这下无法参观了,只能先撤。倒是有几位勇士还是一路过来。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打的伞也撑不住。拍几张,赶紧收机。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瞧,就这一会,人都没了。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狂风是在大,雨都是斜的。后来和当地的管理员聊天,才知道这30日的大风也是当地一年中最大的一次。有七八级,雨伞是没用的。看,贺兰山那边,一下被风吹出了一些蓝天。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躲在远处的树下,用长焦拍几张。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西夏陵三号陵座落在西夏陵区的中心,位置显赫,被认为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整个陵园从北朝南,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还有一两对游客,从那里撤出来,这样的天气,还真不是旅游的好时机呀。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露出蓝天的贺兰山。这样,我们顶风冒雨,上了景区交通车,向景区深处开去。由于游览车两边没有玻璃,这下算是真正的兜风,让我们见识了大西北寒风的厉害。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用纸巾清理了镜头了,一路抽空还是拍几张。大伙缩在车里,算是经风雨见世面呀。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 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到了道路的尽头,司机就要回头,我们说下来走走。既然这么辛苦来到这里,还是不能太浪费了。不能很好地逗留,也要抓紧。地下的设施,在这样的天气也不开放了。地下“双陵”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处。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四周望望吧,这时候,雨是小多了,但风还是很大。“双陵”即1、2号帝陵,坐落于西夏陵保护区的最南端,占地约16万平方米,规模壮观、气势雄伟、瑰丽夺目,其独特形制和完整遗迹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游览价值。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一直以来,“双陵”陵主都被认为是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和父亲李德明,但是2012年,银川市西夏陵区管理处和宁夏考古所共同对6号陵进行抢救性加固保护,在保护工程进行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块残碑,经过对残碑上的文字进行考证后,7号陵确定为仁宗李仁孝寿陵,而6号陵则被推测为太宗李德明嘉陵。据此推算,“双陵”陵主的身份就不可能再是李继迁和李德明。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双陵”的外观和保存现状是最好的,依此推断,“双陵”的修建年代应该晚于其他陵墓,也就是说,“双陵”陵主很可能是西夏王朝后期某两位皇帝,而不是之前一直认为的李继迁和李德明。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那么,“双陵”陵主身份到底是西夏王朝哪位皇帝呢?“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相关的挖掘,现在所有陵墓主人的身份均为推测。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四七 <wbr>狂风刺骨的西夏王陵 <wbr>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