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皖南:绩溪新景点--紫园 上

标签:
五凤楼葫芦塘朱熹方圆门承泽堂 |
分类: 浙江安徽 |
从古孔灵出来,正好公交车要启动,一看时间尚早,就直奔另一处景点:紫园。这里是从县城去龙川的路上,实际上并不太远。旅游卡在这里挺好用。这靠街的大门就是五凤楼,紫园的第一个景观。
五凤楼内

边上,感觉是过去的木头榨油机。

进门,就是一座四角亭,连接着古碑廊。

边上,一个小庙,供着这里的神灵。

五凤楼的后面,一样的精彩。五凤楼左中右有五个屋檐,每个屋檐的翘角处雕的是龙的九子鳌鱼,寓意“独占鳌头”。五个翘角像似五只欲飞的凤凰,气势宏伟。

看个仔细,这里的物件,都是这家主人从徽州各地收集来的。对联:四面云山,胜境重开王维画;一坞星月,良游独乏杜甫诗。



边上,感觉是过去的木头榨油机。

进门,就是一座四角亭,连接着古碑廊。

边上,一个小庙,供着这里的神灵。

五凤楼的后面,一样的精彩。五凤楼左中右有五个屋檐,每个屋檐的翘角处雕的是龙的九子鳌鱼,寓意“独占鳌头”。五个翘角像似五只欲飞的凤凰,气势宏伟。

看个仔细,这里的物件,都是这家主人从徽州各地收集来的。对联:四面云山,胜境重开王维画;一坞星月,良游独乏杜甫诗。


这座园林的中心,就是这一池碧水,形似葫芦,当地叫葫芦塘。有山有水,江南园林特色,齐了。塘边的待云阁,阁内是通廊,供游人行走、休憩,它像是只漂浮水面的船,取义来自唐代诗人李端《提崔端公园林》诗:“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环翠桥连接两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环翠桥连接两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先沿右行,走入古碑廊,墙体镶嵌有民间收集来的碑石。有碑字、碑画,都是浮雕。

徘徊亭,来自明代大理学家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鑑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祖籍徽州,生于福建尤溪。这座园林主人也姓朱,可想而知。

来到葫芦池的后头。

戏台边上的楼阁,可能是过去女家眷看戏的专设房间。

戏台

继续沿着边路上坡。紫园是徽派古民居迁移保护地。开发者选址山坳,整个建筑群三面被山环抱,正面面对的还是山。

层层叠叠,


徘徊亭,来自明代大理学家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鑑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祖籍徽州,生于福建尤溪。这座园林主人也姓朱,可想而知。

来到葫芦池的后头。

戏台边上的楼阁,可能是过去女家眷看戏的专设房间。

戏台

继续沿着边路上坡。紫园是徽派古民居迁移保护地。开发者选址山坳,整个建筑群三面被山环抱,正面面对的还是山。

层层叠叠,

这样的走廊一路上行,不惧风雨呀。
这个门很是奇特,门中套门,介绍叫“方圆门”。佩服徽州人的意境,竟把“思方行圆”的理念融合到建筑之中。


来到朱家祠堂。这是明代中期所建,牌坊式门楼。上题有“圣旨”,可见其地位之显赫,这应该和朱熹有关吧。


来到朱家祠堂。这是明代中期所建,牌坊式门楼。上题有“圣旨”,可见其地位之显赫,这应该和朱熹有关吧。

后进,回廊、小天井上就是祖宗灵寝,放祖宗牌的地方,正壁龛座三格,左昭右穆,中为百世不祧座。
前一篇:夏末皖南:绩溪古孔灵--浧园 下
后一篇:夏末皖南:绩溪新景点--紫园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