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驾陕甘宁蒙三〇固原博物馆

标签:
宁夏文化旅游李贤墓北周 |
分类: 陕甘宁疆 |
在夜色中我们来到固原,预定的酒店还算不错,作为一个地级市,固原的发展比我们的预想好多了。第二天最先的计划,是去火石寨和须弥山,但这一路的不停歇,家人不干了。所以,这天的安排,只能宽松。把火石寨取消。看时间还有,索性市区先转转,就选择到固原博物馆走走。这一路,我们成了博物馆之旅。
右:贠标墓志,北魏景明三年(502年),1964年彭阳县彭阳乡出土。

固原城的模型。固原博物馆复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历史缩影。这座规模宏大的砖包城雄踞原州,享誉北方,成为明清以来西北地区的名城。她雄踞塞外,素有"据八郡之肩背,绍三镇之要膂"之称。"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墙砖石被拆毁,仅留下部分残垣断壁。

铜盆
固原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民族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1998年确定的全国70个重点博物馆之一。馆中文物藏品总量约1.2万余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的国宝及国家一级文物123件。藏品中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路文物最富特色。陈列大楼的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固原历史文物展》和专题陈列《丝绸之路在固原》两部分。共陈列展品1000余件,整个展览凝聚了同原六千多年灿烂辉煌的历史。


北宋二十四孝砖雕,西吉县西滩出土


前秦墓表


北宋二十四孝砖雕,西吉县西滩出土


前秦墓表
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

固原城的模型。固原博物馆复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历史缩影。这座规模宏大的砖包城雄踞原州,享誉北方,成为明清以来西北地区的名城。她雄踞塞外,素有"据八郡之肩背,绍三镇之要膂"之称。"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墙砖石被拆毁,仅留下部分残垣断壁。

铜盆
西汉,1999年固原博物馆院内出土
汉,1983年固原城郊出土
汉,2000年原州区出土
汉,1983年固原城郊出土
明景泰二年(1451年)
西汉
北魏(386-534年)
北魏(386-534年)
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
“北魏漆棺画”的发现是美术考古方面的重大事件,它为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北朝绘画史料,也进一步提供了了解北朝绘画艺术的重要实物。漆棺彩画展示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结合,儒家题材与佛教题材交融的新面貌。图中所表现的历史故事画与漆棺上主人的生活缩影,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李贤墓出土文物,是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鎏金银壶”是波斯萨珊王朝传入中国的手工艺制品,生产于巴克特里亚地区,属于萨珊金属器系统。壶身上的人物故事表现了中世纪时期西方古典艺术在北方地区的渗透传播,其故事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艺术风格也具有希腊、罗马的特点,以制作精良、质地贵重和传世稀少而弥足珍贵,这种珍贵的金银器在西方传入中国的奢侈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国际学术界悬而未定的萨珊金银器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说这萨珊“鎏金银壶”几年前赴美的空运保价就高达2.4亿元人民币,其珍贵程度可以想见。


“凸钉玻璃碗”是西方之国的瑰宝,具有波斯萨珊王朝传统的玻璃工艺特点,体现了萨珊玻璃器形和纹饰上的独特风格和精堪的磨琢工艺,为我国古玻璃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玻璃碗于李贤墓中出土,属国宝级文物。

这样大的阵势随墓葬军阵,属于北周大将军李贤,他是原州高平人,他曾历任“北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等职,位高权重,在《北史》、《周书》、《隋书》中均有他的传记。

出土的陶俑共有237件。其中有镇墓兽、镇墓武士、具装甲骑俑、骑马女官俑、吹奏骑俑、骑马俑、笼冠俑、文吏俑、武官俑、风帽俑、胡俑、女侍俑,充分体现了其庞大的仪仗阵容。

左:执笏板武士壁画
右:李贤墓出土镇墓兽
专家认真考证后认定,这件价值连城的玻璃碗用的是钠钙玻璃,它不同于中国早期的铅钡玻璃。从工艺特征来看是使用烧吹技术制造的,然后再用雕花技术对腹部、底部凸饰及口缘进行整形。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伊朗高原北部亦出土了许多这一类的碗及残片,但在中国却是仅此一件,其价值自当不菲。

这样大的阵势随墓葬军阵,属于北周大将军李贤,他是原州高平人,他曾历任“北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等职,位高权重,在《北史》、《周书》、《隋书》中均有他的传记。

出土的陶俑共有237件。其中有镇墓兽、镇墓武士、具装甲骑俑、骑马女官俑、吹奏骑俑、骑马俑、笼冠俑、文吏俑、武官俑、风帽俑、胡俑、女侍俑,充分体现了其庞大的仪仗阵容。

左:执笏板武士壁画
隋大业六年(610年)
1987年固原县南郊出土
前一篇:秋驾陕甘宁蒙 二九 天水到固原
后一篇:秋驾陕甘宁蒙三一固原须弥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