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驾陕甘宁蒙 二五 天水麦积山 上

(2015-11-25 06:48:38)
标签:

摩崖石胎泥塑

文化

后秦

西秦岭

石窟

分类: 陕甘宁疆

天水麦积山是多年前就向往的地方,80年代本来有个机会,错过了就等到了现在。这回做攻略,把麦积山加上,不仅绕路,还把同样想去的崆峒山舍弃。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照计划,9月25日下午离开宝鸡,直接上高速,从天水麦积区下高速。这一路,隧道多,车速被限制到60公里,还真是蜗牛。进城的时候,省道还要收费,这点想到了西部的落后。26日上午到景区,省道再次收费,我们还只能乖乖地奉上,无法避免。到了景区,偌大的停车场都快停满了小车,就在这样平常的日子,可见著名的景区来的游客总不会少的。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景区道路限行,停车场到景区门口,居然还要再乘交通车,一路还是原来的道路。生财总是有道。快到大门口,香火一下旺了起来。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麦积山是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龙门许多年去过,云冈前几年路过(就没想去,也怪),莫高窟也不强烈,至今也没成行。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9月底算是初秋了,这里有了一点秋色。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终于来到这个著名的地方了,型似农家积麦的山崖。这个角度的片子,不知道看过了多少次。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平顶、方楣覆斗井、方形平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样看,真是人工奇迹呀。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验票入门,游人还不少。就到了崖下。这里的石窟始于十六国的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以及后代的不断兴建和修缮,历史相当悠久。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沿着楼梯这样上去,安全还是很有保障的。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最早在麦积山开凿石窟的是后秦的姚兴,他大兴佛教恩宠高僧鸠摩罗什,但他的石窟早已湮灭。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洞窟都开放可供参观,而且大多都加了铁丝网,让你看的见,拍不得。好不容易有了光线较好的,要透过铁丝网,还真不容易。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仰望大佛。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这样的角度,少有体验。这是第十三窟,摩崖石胎泥塑佛和菩萨。角度不够,上去再说。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经过一窟,透过铁丝网来一张。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再来一张,这里调焦很麻烦。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还在第十三窟边,这是一佛二菩萨的造像,数麦积山最高的,佛螺纹肉髻,面形丰满。唐代大地震时,对造像表面泥层破坏较大,南宋重修。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第一批开放的石窟,是第九窟,中七佛阁。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第三窟(千佛廊),通向第四窟的廊道。整个廊道仿长廊的建筑开凿,共计14间,长36.5米。为北魏(公元五世纪)所凿造,自入口至廊的尽端,凡长32.74公尺,在崖面上密排着上下雨层石胎泥塑的佛象,这些佛象现存有258躯。多经后代装修过,但也有少数的尙存原貌。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终于来到第四窟,麦积山位置最高、规模最大的散花楼,或称上七佛阁。这里需要慢慢看……
秋驾陕甘宁蒙 <wbr>二五 <wbr>天水麦积山 <wbr>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