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川陕公路20公里处的清姜河岸。一路过来,农家乐不少。到了景区门口,不见其他游客。来宝鸡,晚上先探亲,第二天第一个景点就是这里,先到最远的。
大散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古以来是关中四大门户(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之一。验卡入门,还是顺利。


马上,就是陡坡。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大约以前,现在这种绕山的大马路是没有的,只有这登山小路。

最近的战斗遗迹,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率领的一野,在这里追击国民党部队。

还是上山的路。

首先就是招财进宝。

财神殿不大。

其上,是烽火台。感觉是新建不久的。

看对面山中溪流汇成了瀑布。

从山脚到山腰,是一条铁龙。正好来了一列火车,才知道其走的线路,居然会如此的弯弯绕,再盘旋到对面的山中,犹如蛇行。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沿着这峡谷前行,应该可以通往汉中。

到了南宋,这里是和金作战的前线。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为之大增光彩。
往下看,真正的关隘到了。

关隘前,是宋将吴玠,吴璘的塑像,想当年,他们在这里,和完颜宗弼(金兀术)数十次交锋,硬是坚守得胜,相当了得。
有条道路通往后山。

原来是座小庙。

再往后,哪可就要走远了。时间关系,回头。

这里有龙泉一口

留影一下,到此一游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曾经的古战场,现在是如此的寂静。三国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的就是这里。
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的诗;还有唐代王勃、王维、岑参、杜甫、李商隐等,宋代苏东坡一样有他的诗歌。一一在关楼上展现。

有功就留下好名声,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庙宇虽小,也是百姓的感恩。

下山还是容易,比上去快多了。

偃旗息鼓,鸣金收兵。战场已远离,留下的只有风声、雨声、脚步声。

铁马秋风已远去,一片阳光入怀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