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张南轩

(2015-11-29 06:34:15)
标签:

张栻

张浚

南宋

宁乡

墓地

分类: 三湘四水
长沙湘江边,有个朱张渡,为了纪念南宋理学大师、湖湘文化奠基人。岳麓书院的创办者张栻和朱熹的长沙相会。但张栻(张南轩)墓却在宁乡,开始有点觉得不可思议,岳麓山有的是地方,为啥舍近求远呢?离开沩山密印寺,看还有时间,就经过这里看看。走的是盘山路,再回味曾经走过的地方。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数年前,也在这里眺望宁乡大地,一起的朋友,现在都四散生活。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宁乡县巷子口镇官山乡官山村是张南轩墓地所在地,按照路标走到这里,却找不到。不管是百度地图,还是GPS,都指到水边的这里,上下左右走了个遍,还是没有。只好敲开路标农家的门,才问了个究竟。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原来还在这水边的上头,远处还有两三公里的山下白房子边。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一直顺着这乡村小路到了跟前,才看到这个全国重点文物的标志,到了。
张栻(1133~1180) 四川绵竹人,字敬夫,号南轩,幼从师胡宏,得理学真传。后执掌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多年,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全集》,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齐名的思想家,朱、吕、张栻三人传学于东南,时人誉为“东南三贤”,《宋史·道学传》将朱张并列一传。两人的学术思想基本倾向一致,并且交往很深,他们相互切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而有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张栻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张南轩于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因为他父亲张浚葬在宁乡,张栻在父亲死后,辞官不做,为父尽孝守坟,在父亲坟墓边不远处创办了南轩书院,自己死后也葬在父亲身边。张栻从小就随父辗转各地,后来才定居于衡阳。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张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薰陶。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张南轩墓、张浚墓、南轩书院呈倒“品”字布局。坐北朝南,面积共1411平方米。两墓花岗石护砌,以三合土封顶,由拜道、拜台、华表、香炉、墓围、墓冢、墓碑等组成。墓前原建南轩祠,明代改为南轩书院(现已迁址)。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官山原名罗带山,明嘉靖帝赐御碑亭,后建张浚祠及南轩学舍,得名官山。张栻墓刻“宋大儒张南轩先生之墓”。张栻父子墓座北朝南,整个面积约0.5平方公里,于195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又升格到了国家级。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背靠青山,面对绿水,这样的墓地,风水甚佳。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从张南轩墓下来,再走数十步,就是他父亲张浚墓。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四川绵竹人,南宋抗金名将,官至枢密院使,任宋高宗、孝宗两朝宰相,领导岳飞、韩世忠、刘光世抗金,战功卓越,遭投降派排斥,秦桧执政时被贬到潭州(今长沙)任刺使二十年,金兵南侵时重被启用,隆兴元年再次封相、授魏国公,披挂督师抗金,次年遭主和派排斥,再度罢相忧郁而终。因在领导抗金时发誓不收复失地,死不回乡,被贬长沙时到官山(古为龙塘)亲自择定了墓址。据宋史记载,孝宗隆兴二年(1164)“将行次余干,得疾,手书付二子曰‘吾当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张浚墓碑“壬山丙向 宋元辅封魏国公、张公德远墓”,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张家父子墓地,规模,式样基本一样。这应该是这几年修复的,就做成这样了。
宁乡一日:墓·宋张浚 <wbr>张南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