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走常德:又见桃花源

标签:
刘禹锡桃花源御碑亭草堂溪流 |
分类: 三湘四水 |
夏日里再来常德桃花源,是陪同友人。一样的风景,再来的步伐就加快了许多。又见桃花源,不少俗世人。

这回就一路沿着溪流直上,没有绕来绕去。


知了声声中,溪流潺潺下。

迈着轻松的步伐,找寻陶渊明的影子。

虽说是周末,也不见太多的游人。一直到乾隆的御碑亭,也没拍几张照片。上回没关注到这个石碑,这回来一张。

御碑亭前的小湖水,还有平静地没有一点涟漪。

穿过秦人洞,来到秦人村,除了几位茶客,更多的是这里的主人。

再次穿洞就出了又在大兴土木的后门。这回不上山顶,算是走了一半的路程。

来到上回因为赶时间而漏过的桃仙岭景区,个人感觉这里意思不大。假托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任朗州(今常德市)司马时,经常寓住于此,吟诗伴赋。今有刘禹锡草堂,室内到有其千古传诵的《陋室铭》。倒是刚进门的悠然园的有点小景色。

边上就是这个桃花湖,这个在湖南的乡间那里都可以见到。

既然来了,就绕湖走一下。说这里是什么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听起来有点喷饭。

林木倒是茂盛,里面也有农家。

伸入湖面的半岛,竹林密布的中间有座纪念刘禹锡的咏归亭。

本想绕着湖边从这里走过去,失修的石板路成了这个样子,背着相机起跳那就比较危险了。湿滑的泥土,看似平静的水面还是藏有杀机的。回头。


走进茂密的森林。


又一处的水塘边又见农家,刘禹锡的草堂没了踪影。

景区?感觉有点忽悠。难怪这里没有游客。


这回就一路沿着溪流直上,没有绕来绕去。


知了声声中,溪流潺潺下。

迈着轻松的步伐,找寻陶渊明的影子。

虽说是周末,也不见太多的游人。一直到乾隆的御碑亭,也没拍几张照片。上回没关注到这个石碑,这回来一张。

御碑亭前的小湖水,还有平静地没有一点涟漪。

穿过秦人洞,来到秦人村,除了几位茶客,更多的是这里的主人。

再次穿洞就出了又在大兴土木的后门。这回不上山顶,算是走了一半的路程。

来到上回因为赶时间而漏过的桃仙岭景区,个人感觉这里意思不大。假托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任朗州(今常德市)司马时,经常寓住于此,吟诗伴赋。今有刘禹锡草堂,室内到有其千古传诵的《陋室铭》。倒是刚进门的悠然园的有点小景色。

边上就是这个桃花湖,这个在湖南的乡间那里都可以见到。

既然来了,就绕湖走一下。说这里是什么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听起来有点喷饭。

林木倒是茂盛,里面也有农家。

伸入湖面的半岛,竹林密布的中间有座纪念刘禹锡的咏归亭。

本想绕着湖边从这里走过去,失修的石板路成了这个样子,背着相机起跳那就比较危险了。湿滑的泥土,看似平静的水面还是藏有杀机的。回头。


走进茂密的森林。


又一处的水塘边又见农家,刘禹锡的草堂没了踪影。

景区?感觉有点忽悠。难怪这里没有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