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5-09-17 06:30:27)
标签:

甲骨

甲骨文

金文

吉父

中国文字博物馆

分类: 鄂豫齐鲁
安阳有座中国文字博物馆,来之前还不知道。既然来了就顺路参观,虽然也在安阳的东区,但距离安阳博物馆还是有几公里远,而且没有公交。只能打的过来。这可是一座国家级的博物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阳光下闪着金光。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靠着大街,是“字”坊,然后是广场,两侧是甲骨文碑林。碑林由28个甲骨文组成,寓意二十八星宿,含天人合一的意思。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走进序厅。序厅共有四面浮雕。北面表现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最上面的是史前陶文。往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最下方是书写在纸张上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字从陶器刻画、甲骨契镂、到铸于铜、勒于石,最终发展到纸张书写的历程。东面浮雕表现汉字字体演变的一个轮廓,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书法史的缩影。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南面浮雕表现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西面浮雕集中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字,选择的是主要少数民族的比较典型的吉祥话语。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等。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

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最早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这里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商代社会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商朝时,人们难以抗拒自然界的灾害,他们就要求助神灵的护佑。因此商王的占卜活动特别的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无事不卜。当时的甲骨文可分为两部分:一类是占卜性刻辞,另一类是记事刻辞。在骨片上都能够看到清晰的钻、凿痕迹,这都是商王占卜过程中留下的印记。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照片是1936年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第十三次发掘时发现的一个甲骨坑。这个坑是一个甲骨窖穴,编号为YH127。这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坑,共出土甲骨17096片。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考虑到安全性,当时的发掘者决定将整坑甲骨搬到室内清理。但这坑甲骨过重,如何搬运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研究,考古工作者们将整坑甲骨切割成一个灰土柱,然后让工人连夜赶制一个特制的大木箱套在上面,加底封盖,然后用绳索沿着简易的马道拖到地面。当时没有起重设备,大家采取了当年为袁世凯抬灵柩的做法,众人共同抬棚杠,以锣为号,经过两天两夜,终于将甲骨坑抬到火车站,最后由火车运往南京。抗日战争期间,这坑甲骨又被辗转运到昆明。此后,胡厚宣、高去寻对其进行清理、编号。整理工作历时半年之久。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字体,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六种造字规则,但最常用的是象形、会意、形声三种。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展馆重现商王占卜的情形。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从甲骨卜辞中解读出的商王世系,证明史记记载是正确的,这点无法不佩服司马迁。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钟鼎千秋。金文,又称吉金文,钟鼎文,与甲骨文称谓不同,但并不是另一种文字,只是因为铸刻在青铜器上,才称为金文。金文大约是从商朝开始的,直到战国时期,共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圆鼎内侧有两个铭文。第一个字是一个族徽。第二个字是自己的“己”字。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字数普遍很少。当时的贵族常常把自己名字或家族的族徽铸造在上面。这件青铜器纹饰精美,正面是殷商时期常见的兽面纹。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这里展品不少是仿造品,就不拍了,基本把标注是真品的才拍。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善夫吉父鬲,“善夫”在西周时期的官名,相当于今天的“炊事长”,负责饮食。吉是作器者名,而父代表是一种敬称。这组器物很有来历。它们最先被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程潜收藏,解放后,国家文物局收藏了这套文物。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这八件文物是镇馆之宝。2009年3月5日,国家文物局捐赠8件珍贵西周青铜器,是馆藏首批文物。这八件青铜器分别为酃、簋、盨、鬲和壶。都出自于今天陕西宝鸡。善夫吉父酃(líng)共2件,每件通高37.6厘米,口径15.2厘米,腹深30.4厘米。盖榫和口内壁各有铭文15字,对研究西周历史及“善夫吉父”家族有重要意义。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伯梁其盨。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国家文物局调拨。高19.5厘米,腹深10厘米,盨是古代食器。长方形的伯梁其盨,两端有兽首耳,圆足正背面有壶门形缺,盖上有四个云朵形扉;盨盖内和器内铸有铭文:“白(伯)梁其作旅盨,用享用孝,用眉寿多福,畯臣天子万年唯极,子子孙孙永宝用”。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环带纹铜壶。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任家村,国家文物局调拨本馆。壶形制,纹饰属西周晚期典型器制,形体壮美,无铭文,保存状态好。此壶盖捉手内有卷曲鸟纹,衬云雷纹地,器身饰三层波带纹,圈足饰斜角云纹,非常规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展馆有几幅仿古画,展现那个年代的重大事件:《西周分封》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牧野之战》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成康之治》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宣王中兴》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逨盘。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部可有铭文370字。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这里展示的曾子甗、宋公栾鼎、薳子昃鼎、平夜君成戈等青铜文物上的铭文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文字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东周铜戈。三门峡博物馆调拨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东周铜戈。三门峡博物馆调拨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贾伯壶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薳子昃鼎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六艺教育。西周时期教育中包含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战国的降亭陶壶。属于战国时期三晋文物。陶釜是古代的一种锅,降亭指的是地名。成语釜底抽薪中的釜,本意就是指的这种器物。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先秦货币,有布币,刀币等。上面均有文字。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汉代空心砖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这部分,展示室汉魏碑帖文字。汉代碑刻文字也体现了从隶到楷的演变过程。西汉的刻石与秦相似,没有一定的形式,至东汉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石碑,碑首、碑额等形制完备,而且碑文也正规起来,前有散文的序,后有韵文的铭。汉碑多以隶体书写。
安阳残石“子游碑”。汉代。该碑为汉代残石,残碑略呈长方形,三面残缺,一面为原边;碑文属于隶书,现有残文11行。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安阳残石“正直碑”。汉代。该碑为汉代残石,残碑现呈不规则形,只一面似为原边,中部有一个为后人所凿直径约为33厘米的圆穿孔;残文7行44字,其中部分字残缺不全,这上面的字体与“子游碑”不同,已经显露出了明显的楷化的痕迹,可以称之为“隶楷”或者“新隶体”。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唐故骑都尉彭城刘府君墓志铭并序。此实物由河南博物院调拨.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王氏墓志,路江墓志。。。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杨洛兴墓志
夏日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还有许多是文字介绍,或照片,不一一列举了。用平板拍摄,效果不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