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安阳:城隍庙威灵公庙

标签:
城隍庙彰德府安阳大殿风俗民情 |
分类: 鄂豫齐鲁 |
前一天因为要参观韩魏公祠,从文峰塔经过这里,本想顺路参观城隍庙,结果这里早早就关门。第二天索性就再来一次。安阳宋初时,为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南宋时,是金国地盘。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为彰德府,元至元初改“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隶属于中书省。明清时期大体属河南省,复为“彰德府”。
这里可以免费参观,但开门时间需要到点。这里的城隍庙明洪武二年建,景泰五年王锐重修。城隍作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
安阳的城隍庙叫威灵公庙,是源于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位当过叫花子的皇帝因为经常住过城隍庙,不忘曾经的岁月,登基后大封天下城隍,安阳的城隍爷加爵威灵公。
重修后的府城隍庙辟为市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展示了安阳民间艺术家们创作的农民画、书法、泥塑、根雕、剪纸、剪叶及今人已久违的轿子、执事、手工艺品等。
大殿,是供奉城隍的地方。发现这早上来进香的市民不少。大殿城隍爷是木制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有个老乡拿着藏起来,弄了一个夹墙保存起来。直到重建的时候,才贡献出来。
大殿和前殿几乎是紧挨着。我不大清楚,这以前前面的两个殿,是供的什么神,如果也是城隍,不是殿太多了?
城隍庙建筑屋顶有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屋檐分单檐和重檐结构。布局结构严谨,建筑材料均为木质结构,青砖墙面,方砖地面,草白玉檐石,琉璃瓦顶。
彰德府城隍庙的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为研究中国古代汉族建筑艺术和道教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边角,还有供奉安阳下属几个县的城隍,他们可能在各自的县城没了办公场所,都迁到这里了。
城隍庙,如今是当地人烧香拜神的好去处,这边上的小街,成了香火一条街、算命一条街。
平板电脑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