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岩山桥楼殿南侧的大殿里“福缘善庆”两头两字就是寺院的名字-------福庆寺。而善字说明了这个寺原为兴善寺,福庆是由兴善演化而来的。
这就是圆觉殿,也叫大佛殿。
大门石阶上的这两个饰物,它叫玉玺蹲配。据我国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考证,此件为北魏时期的作品,在全国仅有两对,这是其中一对。

殿内供奏的是释迦牟尼,左为日光普照菩萨,右为月光普照菩萨,是“东方三圣像”。不能对着他们拍,拍一下这殿的木梁结构吧。

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乔宇的“游苍岩记”,当地知县为其立碑作纪。

寺庙的背后,又是一股清泉从天而降。

大佛殿的背后,是一排的“多功能灭火器”。

从这一路上山,可以抵达山顶。

经过一处幽静的小院,门口立着元大德经幢,门额书“云蒸蔚霞”四字,大门还大字说明:办公用地,闲人免进。

看到玉皇顶,大约是新修的。

里面都是让人进香的所在,感觉像是等待香客进门。

院子中间,只有这挂着红飘带的绿树有点醒目。

看到对面的山头,楼宇轩昂,后面还有一些古建的模样,从这里可以绕过去。

这里往下看,绝岩回栏多险峻。

这边厢,貌似还有古塔在山后。

从这头到那头,走了一个凹字,期间几多庙堂,都希望你去烧香,但少有出家人,这里应该香火成了产业。

菩萨顶,也是新的庙堂。边上的假花照片里看不出来。

里面转了一下,大约一样。

出门,看下刚才山上走过的山路。

山顶风光。
这里是为公主坟修的一座大院。前面是照壁。

中间是殿堂。可以进香。

最后是皇姑坟,当年南阳公主圆寂在这里。信不信由你。

从这里下山,有点陡峭。

从东天门下南天门,还有经过一个不长的岩洞。

峭壁下的庙宇算是有年头的。公主殿的这一面。

苍岩山正殿:公主祠,据碑石记载,始建于金代,原名“公主真善堂”,明代改为“真容殿”,明清时期都有修缮的记载。《隋书—南阳公主传》有记载其史迹。

公主殿边这座八角形的五层砖塔,总高10米,上面嵌有“大乘妙法莲花经铭”和“宝经塔记”,从风格上看,专家论证不早于金代,现在塔身有些向前倾斜。据说“藏经塔”内有镇寺之宝。

再过去是烟霞山房(即阎王殿)、子孙殿、先贤寺等。

一个陡坡上“说法危台”,是乔宇、刘元瑞题诗、对奕、饮酒的地方。乔宇山西平定人是明嘉靖年间的吏部尚书,刘元瑞浙江湖州人是都察院右副御使。
“说法危台”,它高约10米,上面很平坦,有“乔刘云卧”四个大字和前人摩刻的棋盘。这里看过去有点险峻。经过的时候,有个男子让我们上来看风景,原来这里有个女子等着拍照收钱。又是一个营销手段。

这里看桥楼殿,又是另外的角度。

经过梳妆楼、关帝庙、峰回轩(又名藏经阁)来到这段山路,上接悬崖,下临绝壁,形成了苍岩山十六景之一“绝岩回栏”。

再仔细看看桥楼殿。
再来一张悬崖上的圆觉殿(亦称大佛殿),下山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