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漫步:省博 五代的闽国是福建的一个高峰

标签:
漫步五代刘华墓陶俑建窑 |
分类: 闽都十邑 |
省博的福建古代文明之光,有几年时间没进去了,这回又去了一次,有新的发现,主要集中在五代时期的文物。
闽国,五代时十国之一。王审知所建。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攻占福州,并逐渐据有福建全地。王潮被授职为福建观察使,不久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五年后王潮去世,遗命以其弟王审知继位,王审知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都闽侯(福州市)。王审知称臣后梁。交好邻国,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以保境息民为立国方针,他还建立学校,奖励通商。其在位期间,闽地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因而在五代,中原各地战乱频,残破不堪,而东南海陬蛮荒,经王氏开发后变成了“海滨邹鲁”。
王审知去世后,其子相继嗣位称王称帝。但王审知的众多儿子非但没能光大父业、传祚久远,反而为争夺皇位骨肉相残,互相攻杀,最后终于导致国破家亡,给开闽王氏带来巨大灾难。这里的展品,是福州新店刘华墓的出土文物,女主人刘华,是王审知的儿媳,即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原配夫人,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称帝。


刘华墓中共出土女俑、男俑、鬼神俑、人首兽身俑43件。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发现如此大批的制作精良的陶俑,是极为罕见的。刘华墓出土的陶俑,在数量、大小、制作技巧上,都代表了当时陶俑制造者的最高水平。这些陶俑的造型涉及唐人形态服饰,以及当时的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按身份及功用划分,包括王宫人物、宗教人物、神煞俑三类。从王宫人物与神道人物的衣冠制度看,一方面继承了中原地区唐代的风格,一方面又具有浓厚的福建地方色彩,如嫔妃的扇形高髻、神道俑的尖角帽、王字冠,皆为其他地区所不见或罕见,是五代时期服饰制度的典型实物资料。


公元926年,王延钧发动政变,谋杀了其兄,即第二代闽王王延翰。其后,王延钧被推为闽王。公元933年,刘华死后三年,王延钧正式称帝。公元935年,王延钧之子王继鹏发动了兵变。王延钧在这次兵变中死亡,王继鹏继位。公元939年,闽国再次发生兵变。王继鹏最终的结局,亦是在兵变中被杀。丈夫登基称帝,自己被追封为后,刘华却没能看见这一切。而儿子杀父篡位,父子两人最终都亡于兵变,刘华也没能看见这一切。作为远嫁他国的宗室女,红颜早逝,不知是刘华的幸,抑或是不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