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992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冬日随行:诸暨五泄风景(下)
(2015-04-11 06:59:57)
标签:
瀑布
诸暨五泄
西源
峡谷
刘龙坪
杂谈
|
分类:
浙江安徽
|
上来了看四泄,远点看,好像感觉没什么。

近前了看,四泄感觉是从石头夹缝中穿出来的水龙。古人们称其为“烈马奔腾第四泄”。瀑布在奔腾怒吼中,汇成巨大的轰鸣声,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命名为“三怒亭”。

从这里下去,就是五泄跌水了。

从水面走过矴步桥,可以近距离观赏。

石壁上的题词,看不清是谁的,还用这描红,弄这几个字还得悬空呢。

往上,就是三泄了,这里比较宽阔,相对平坦,距离也最远。



三泄的头部
上了三泄顶,就是二泄,水高虽只有7米多,气势少多了,但其下落时被一块兀石分成两半,介绍说是双龙出游。

正因为是双龙出游不知天高地厚,古人有诗赞其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名“双壑亭”。

二泄头部的岩石,刻着:第一泄。

一泄,瀑布小巧平缓,算是最没有瀑布样子的瀑布。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口微向内收,四壁光滑,深不见底,人称“小龙井”,俗呼小脚桶潭,是人工开凿还是天然形成,还是一个谜。
这个瀑布中间的水潭颇为奇特,呈鹅蛋形,介绍说恰如仙女洗澡的浴盆,好玩。瀑布下面的深潭大约5米,黝黑无底,俗呼“大脚桶潭”。

过了一泄,五泄景点是看完了,但景区还在延伸。

刘龙坪,高山中的坪地,一下豁然了。


新建的山庄,不过这个季节不见有游客。

山边小溪,应该是五泄瀑布的上游。

回望刘龙坪。

又是一路攀登,到了最高处。我们不想走回头路,翻过山头,准备从西源峡谷绕过去。

山下的峡谷,就是西源峡谷,这里不是狭义上的五泄了。山顶上休息,毕竟一路走上来,比较耗体力呀。

之字形的山路下去下到谷底,风景没什么,氧气应该很充足。西源的溪流一样奔腾,但算是比较原始的了。



溪流到了这里,居然不见了,沉入地下去了。

边上的瀑布,倒是又出现了。

西源和东源五泄,一静一闹,这里是游客稀少,旅游团是不到这个地方的。

一路出去,就是回到了五泄禅寺。

西源的总长有十公里,我们只走了回程的这一段,更深的里面没有进去,毕竟要算回程的时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