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边的蚬子
东海边的蚬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992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春节活动 邵武李纲祠

(2015-03-01 06:58:16)
标签:

春节

朱熹

邵武

旅游

越王

分类: 八闽大地
邵武熙春园,沿着溪边过严羽钓鱼处,就是熙春山的绕山路。一看绕的范围太大了,我就走了一半,顺势上山。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熙春山又叫登高山,就在邵武城边,绿化程度极高,有“樵川第一峰”的美称。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山上岔路不少,是市民健身的好场所。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顺着山头来到越王台。该台是为了纪念西汉初闽越王诸兄在邵武建城立下的功绩兴建的。台墙正面中间题匾上的“越王台”是前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所题。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越王台原在越王村,是闽越王无诸阅兵之所。1985年移址重建,台体用城墙砖和花岗岩建造,四周各设一拱圆门洞。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登台眺望,树木葱葱。铁城邵武,溪水横流。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越王台前,石人排列,像是新物,也分文武。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往前不远,就是登高山主峰:金鳌峰。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主峰上一个亭阁,名“六虚高啸”,是恢复邵武原几大景致之一。亭阁里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俺路过不停歇。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往前,下山,就是“松轩”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风中听松涛,水上望明月,讲的都是意境,俺是过客,没有这安定的心。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下路不远,就是重新修缮的惠应祠,门上还有“内部整修,谢绝参观”的字样,看来才开门不久。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里面故奉祀隋末温陵太守欧阳祐。隋义宁间,温陵太守欧阳祐(洛阳人)任满西归,船行至大乾(今水北镇大乾村),闻隋亡,携家溺水而死,乡人葬之于大乾,于墓侧建庙祀之,始名“欧阳太守庙” ,俗称“大乾庙”。当地人很多到庙中祈梦,其灵验,故更名“惠应祠”,亦称“惠应庙”。邑人多至大乾祈梦,但大乾地处偏远,往来不便,于是在熙春山建“惠应行祠”。只是原庙有供奉欧阳祐等神像,而现在的惠应行祠内则是天香楼和德政堂。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这里有宋李纲来此祈梦的故事,所以正德堂前塑了一只公鸡。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一路下山,回到园中园,出门去了。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位于邵武市区的李忠定公祠,就是李纲祠。第二天一早我们特地来到这里,街边的停车位需要收费,大过年的也不放过。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为奉祀南宋丞相李纲所建,朱熹为建祠碑记,后毁;经宋明清几代再多次兴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38),复建于今址。1983年有重新收回国有,再次修缮。现在是2011年又大修后的。大堂内塑李纲坐像。顶上是宋徽宗、宋高宗的手书题匾。两侧是林则徐题写一副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大堂两边,是名人题词。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几个房间,是李纲史迹介绍: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承。靖康元年,金兵围逼京城,他反对迁都,并登城督战,击退敌军,但不久,就受到投降派的排挤。南渡后,高宗即位,他被起用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曾上疏议十事,并要求高宗“以宗社为心,以生灵为意,以二圣未还为念”,为主抗金复国。由于投降派得势,他又遭贬斥,居相位权75日。他是抗金的名臣,病死于福州,死后赠为少师,著有《梁溪集》,其词集名《梁溪词》。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后面是不大的小花园,省文保碑放到了这里。大堂的北面,有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撰写《建祠碑记》,书"一世伟人"匾,题"至策大猷,奠宗社于三朝;孤忠伟节,垂法戒于万世"对联。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除了这歪倒的古树,其他都是一片崭新。
2015春节活动 <wbr>邵武李纲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