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湘西:常德抗日纪念碑·德山
标签:
孤峰塔常德德山阵亡将士常德会战 |
分类: 三湘四水 |
来到常德,从湘西回长沙再入住,算是第三次了,久闻抗日战争时期的常德会战,第一次来的时候没时间,这回就必须来看看纪念物,一查才发现只有在青年路边上有抗日纪念碑,早饭后就来这里。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继上海、南京、台儿庄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是国军将士在抗日战场上谱写的气壮山河的史诗!

这里曾经是常德会战烈士墓地,如今成了小公园。大门是一座由蒋中正上书“天地正气”的石牌坊,左右立柱上书“孤军浴血千秋壮,公墓埋忠万姓哀”。中书一行小字
“陆军74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为国军著名抗日将领王耀武手书,左右还有白崇禧的题字。
广场中央,是陆军第七十四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四面都刻上。纪念碑上全是著名人物的题字,其中孙科的题字尤为壮烈“已表精忠光日月,长留浩气在人间”。
在牌坊边的角落,有一水泥碑,上面的内容是对这座墓园的保护内容,墓园现在是湖南省级保护单位,说明词上写道: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始建于1944年,以纪念1943年11月与入侵常德的日军浴血奋战16昼夜阵亡的5000多名爱国将士。墓园内遍植绿化,坊碑静谧安详,似乎在向来往的人们讲述中华男儿奋勇抗击外敌侵略的惨烈抗战史。


孤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以后又经两次修建:一次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一次为光绪八年(1882年),1969年被拆毁。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33米,底径7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可极目四望,周围的沅江及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善卷,远古尧舜时代人。古籍《庄子》、《吕氏春秋》记载了他的主要事迹。善卷居枉人山(或称枉山),即今德山。据说当时舜禅让给善卷,善卷婉拒了。常德德山因他命名,常德德山山有德,有德就是指善卷,因善卷在此隐居.

乾明寺在常德德山东麓,始建于唐初。唐咸通元年(860),朗州刺史薛廷望奉敕重修,请禅学大师宣鉴为住持。唐宰相裴休题“古德禅院”匾额。寺院内有金刚塔、慧光塔、峋嵝塔、毗庐阁、八角亭、断桥、铁经幢、白龙井、乌龙井、钵盂泉等。重要碑帖有唐裴休书“古德禅院”刻石,唐“德山先和肖塔铭”、“宋德山乾明寺钟铭”、米蒂书“宝藏石刻”、张授“善德山”诗碣等。清末重修,武陵学者余嘉锡题。可惜这些难得的书法珍品,均已失佚。
乾明寺存留的文物仅铁经幢和两块宋碑:铁经幢是国保,现在在市区滨湖公园内;宋碑是省保,藏在市博物馆库房内。来到这里,满眼都是新修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