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桃源山

标签:
常德桃花源湘西元旦桃源碑院 |
分类: 三湘四水 |
桃源山的红叶,这时候还是不少。
始名桃源观,为桃花源最早建筑。《常德府志》(嘉靖版)载:“桃川宫,晋人建”。桃川宫至唐代已初具规模,宋明两代,规模已有极为宏伟,宋代修五百仙人阁,新建景命万年殿,增创武当行宫。明人邢祚允《仙人邑里集》云:“因地高下为梵宇,凡千三百余楹”,民间传说的“四十八层庵,走马关山门”都是描写桃川宫当时的盛况。

历代诗人词家纷纷泼墨于宫墙,万千香客信徒日日膜拜于观中,一时香火之盛,独步天下,致使桃花源成为我国古代四大道教胜地之一。惜所有宫观,元末皆毁于兵火。后虽修复,规模大不如前,明末,沿江所修复寺庵,又毁于兵燹。清代桃源山泠落不堪。1993年修复竣工的桃川宫上宫,重开道场,又燃香火,意义何在,后人评说。


空心杉位于桃川上宫前,为桃源山的古迹之一南宋姜夔在《昔游桃源山》诗中描述为“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殁于明正(1506-1522)年间,现存两株萌发于明代(万历1573)原杉蔸上,均主干硕大,树空中茂,蔚为奇观。其中一株于清咸丰(1851-1861)年间为大风吹折,秃躯耸峙,下部若剜,空缺朝西,人可入内。另一株枝叶婆娑,颇具风格。




前一篇:元旦湘西:常德桃花源 水府阁
后一篇:元旦湘西:永顺芙蓉镇 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