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江浙:兴化 郑板桥故居

标签:
郑板桥故居郑板桥板桥兴化故居 |
分类: 江苏上海 |
郑板桥故居在兴化县城中心,现在的兴化俨然就是一座城市。在同程网上订购了兴化“金东门”景点,短信通知取票地址在兴化市长安南路沧浪桥北20米,到了地点居然找不到,问了周边的没人知晓。打了十几个电话,就是不接!真是很可恶。只得又转了一圈问看到的郑板桥故居管理员,她们也不知道。无奈中,只能联系同程网的管理员,作退票处理。浪费了时间精力,再次来到郑板桥故居,购票入门参观。
大门,坐北朝南。门额上嵌有赵朴初手书“郑板桥故居”石刻,门堂内上悬刘海粟题书“郑燮故居”木匾一块,两侧有徐石桥先生题写的对联:“房中西对文峰塔;屋阁东连古板桥”“东邻文峰古塔;西近才子花洲”
。
边上的小竹丛,展示原主人的爱竹之心?郑板桥,是历史上杰出的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正厅,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第。郑板桥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岁中进士后才从这里走出家门。


正厅,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第。郑板桥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岁中进士后才从这里走出家门。

园中因板桥擅画兰竹而建“兰竹厅”,又有卧听轩,取“衙斋卧听萧萧竹”诗意设计而成,抱柱一副楹联“能糊涂方为智者,肯吃亏不是痴人”,诠释了板桥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的思想。轩前一方池水,名为“楚泽”,池畔水榭,名谓“赊月”,也多从板桥诗境中化得。




回到故居内,与正屋相对院南有下屋三间,门檐上嵌有板桥所书“聊避风雨”四字的砖刻,室里陈列着当代名家为纪念郑板桥而创作的书画作品,研究板桥思想、艺术的论文、专著,以及有关的民间故事和各种工艺品。
前一篇:夏末江浙:兴化 施耐庵陵园
后一篇:夏末江浙:兴化 市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