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2014-06-11 06:57:57)
标签:

安化

陶澍

庵堂

雨势

古街

分类: 三湘四水

唐家观村距离安化县城东坪镇十几公里,我们从小淹的陶澍墓园来到这里,一路雨势不断。介绍说它是资江河畔一颗历史悠久的璀璨明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依然完整地保留着古埠、古街、古屋、古楼。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整整沉睡了半个世纪。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后唐同光3年(公元923年),唐、扶、鄢等姓为避“马氏之乱”,由吴迁湘,隐居于唐家观,迄今1183年。自明代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万商云集的热闹商埠,其繁华赛过周边诸镇,名扬全国。各地客商纷纷齐涌,满载粮食、茶叶、木材、楠竹、百货、布匹、木炭的商船挤满半边河,九个码头装卸货物,昼夜不停。古镇上各种商铺、饭庄、客栈、炭行鳞次栉比,每天流动人口数以万计,加上临时的小卖,真是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建国以后,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唐家观作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的功能逐渐萎缩。如今虽然青山依旧,古镇犹存,但已失去往日的辉煌,门庭冷落,房屋破旧,满日疮痍。昨天的喧嚣已经烟消云散,人们只能漫步在古老的青石街上,流连于山水之间,去追忆这个千年古镇昔日的繁华景象,感受历史的沧桑,凭吊先辈们的辉煌业绩。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我们来到的时候正是中午,看到这只有一条街道的两旁大多关门谢客,只闻一家有稍微像样的没有招牌的小店像是可以提供午餐,就直接进门了,居然没有人接待。这沿江的房子还有上下楼,好在直接就见到厨房有厨师在,中午不会饿肚子了。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唐家观自古商贾云集,客商来自四面八方,他们迁徙到此,经商创业,繁衍生息。据统计,唐家观现有居民1600人,姓氏竟多达60多种,其中不乏国内罕见的姓氏。他们的先辈不仅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信息,同时也带来了各地不同的民俗文化。各种文化习俗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唐家观独特的文化现象。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这里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孕育了许多兴国安邦的人才。从古至今,有出任江西知县,授文林郎和陶澍总督府西宾的吉仙觐。有早期加入同盟会,留学日本的民国著名教育家吉光勋,有中共早期地下党员、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少奇同志秘书廖如愿,我国著名电力专家吉辅、音乐家李亚南、留美学者曾香山、中科院博士生导师王兆琪等。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古迹有惜字炉,兴隆亭,王爷庙,回龙寺,九乡庵堂,吉氏宗祠,廖氏宗祠,湘乡公馆,邵阳公馆、花闾门屋、青石板街、耶稣教会、福音堂、万寿宫、陶英小学、宝佛山庵堂。但大多是比较破旧。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午饭后,整条古街走个透。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多数房间在这样的雨天是不见人声,倒是这几位村民在屋檐下打牌。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边上的散养鸡屋里屋外自由地溜达。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看到路边有个新的牌楼,有“曾太公老酒”的宣传,才知道这样的地方也有出名的米酒。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在这样的老房子里贮存,好像不是店面。听到我们的说话声,一位老者出来见了我们打个招呼,说是祖传的。今天天气不好,也不见其他客人,他又回到屋内午睡去了。介绍说山上有座寺庙可以看看。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我们一路上行。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山不在高,有庙就行。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快到山顶处,有山梁休息的风雨亭。我们稍作休整。边上的小庙就一位居士在其中,谈了几句返身下山。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势渐少,我们回到村里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在空无一人的雨巷里,走到了尽头。
雨中安化:唐家观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