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行:吕思勉宅

标签:
三种盛名华东师范大学阶梯遗稿 |
分类: 江苏上海 |
苏南,对于我来说不知道去了多少回,但就是常州都是只经过,可能因为相对于苏州、无锡、镇江等,常州的旅游景点不那么出名。这回抓住机会来常州呆两天,算是补了以前的遗漏。第一天早饭后,先来名人故居:吕思勉宅。在周边的高楼中,保留着这一小片民居。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
虽说是周末假期,登记后入门,不见其他游客。
吕思勉,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他是中国学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标榜任何一派,而是别具一格的一家,对经学、文字学、文学亦有独到见解。他和陈垣先生、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一起被推重为“现代史学四大家”。
吕思勉故居坐北朝南,共4进,每进中间设有天井、花坛。青砖粉墙、飞檐瓦当、木格花窗,给人以古朴典雅、书香溢斋的氛围。
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书籍读得最多的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所著的《白话本国史》是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长期用作许多大学的教材,被誉为青年学习历史的"门径之门径,阶梯之阶梯"。
他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史学界享有盛名。著作极丰,有《白话本国史》、《中国文字变迁考》、《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中国民族史》等。后人整理出版的遗稿有《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近代史三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