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三湘四水 |
虽然来湖南,住长沙不短时间了,但常德还是第一次进城。考察项目,也就没什么时间找风景,也就在酒店附近抽空走走。从房间里看就可以看到沅水流淌。
边上有个屈原公园,一早起来,顺路走走,没啥发现,倒是上午的晨练,有不少的市民。
太极健身。
说到湖南的三湘四水,沅水应该算是一个。源出贵州省,流经黔东、湘西,至黔城以下始称沅江,全长1022公里,流贯21县,在常德的德山注入洞庭湖。这里算是下游了。
走到江堤上,发现水边有不少人。晨游的人这么多,算是一奇。
看着我拿着相机走进他们,晨泳的人们很是大方。
浮在水中很是自在。
这里的洞庭湖区明清堤垸,在常德城区沅江两岸,属于省级文物保护。看到路边的石碑,才知道。
一段的江堤,都有一块突出部,上建亭台,植树,供人观景,休闲。
水上渔家泛舟
沿着江堤向东行,经过渔父阁这是为纪念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常德桃源人,号桃源渔父)而修建。
来到著名的常德诗墙,这是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4公里,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
诗墙上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夫阁四大楼阁耸立,既是防洪闸口,又使古城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诗墙和公园显得古香古色。
来到笔架城,因其状如笔架而得名,由五垛并列的长三角形构成,中间一朵最高,为3.75米,两侧稍低,为2.75米,两侧又低,为2.35米,皆用青砖砌就。笔架,又称笔床,为中国书写毛笔字架笔的文具,文房四宝之附属物。
笔架城曾多次修缮,有史可查的修葺有七次。至今常德犹有杨阁老“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的传说。所谓“城加三尺”即现在的笔架城。1980年,政府又拨款将残破的笔架城整旧如新。
再往前,来到武陵阁。早饭还没吃,就不再走了。
武陵阁高矗七层,为四阁中最大一阁,内设诗墙博物馆。阁名为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