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上海:静安雕塑公园

标签:
随风德沃伊满面国外艺术家 |
分类: 江苏上海 |
12月22日,虽然天空还是阴阴的,没有阳光拍不出光影,但还是抽空来到静安雕塑公园,久闻这里雕塑的作者,都是国外的艺术家,不看看心里痒痒。
公园入口处的《巨型风向车》,这是法国雕塑家菲利普·伊其理以中国剪纸手法,用厚厚的钢板“裁剪”出来的。有点禅意?
美国女雕塑家芭芭拉·爱德斯坦尝试用坚硬的金属来表现至柔的《生命之水》。她的雕塑理念是将工业文明与城市自然相结合。
《幸福的颜色》由美国彼得·奥得克制作:起初的辛劳,换来一枚青果,站在上面看未来,满眼青涩。终于的收获,一个接一个的红苹果,人们相信:不断地努力终究会有全部幸福的颜色
《舞动·凝视》由美国的汉斯制作,仿佛二只相互牵引的手,款款柔情,两两相望;又仿佛是动态的舞姿,律动生命,摇曳生姿。这是对生命的礼赞,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初冬的上海,走在水边,更有凉意?在公园“七彩花带”上,展示了被载入西方艺术史册的法国艺术大师阿曼的系列参赛作品,这一连串美妙的《音乐雕塑》,让人们能够从中“听”到,同时也“看”到提琴奏出的各种优美的主旋律
《美丽时刻》音乐系列作品之一。作品由四五把提琴组成,使音乐浮现出有形的旋律,仿佛能使人听见提琴间相互轻轻的应和,动人心弦。
《音乐之神》,音乐系列作品之一。光明之神阿波罗,同时也是音乐之神,掌管着缪斯众女神
那高举在空中火红色的作品名叫“火焰”,是比利时观念艺术家阿纳奎兹考察了静安雕塑公园的长廊后,获得灵感,用大量木材实地创作完成的作品,是本雕塑展上体积最大的艺术品,空间延伸近300米。
《天使•荣龟》是法国雕塑家和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苏泰先生专为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创作的主题雕塑。
《永恒的时光》
《都市幻想》美国齐伊•布朗


苏伯德•古普塔是目前印度最为知名的雕塑家,也能在国际上排名前十。他擅长运用不同的媒材,其雕塑装置《城市容量》折射了印度社会的乡村与都市、贫穷与富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紧张感,并再现了印度在全球化过程中追求现代化造成的社会裂变。
韩国金炳浩的《生命轨迹》则用无数管状的材料组成了流线造型,将耳凑在前端无数个小喇叭前,还能听一听好似海浪一般的声音。
Kemal Tufan
《无声的诗歌》:从来就没有这样一瞬间,万千心绪,跃跃欲出。也从来没有这样一刹那,在洋洋洒洒的前一秒,戛然而止。钢铁森林般的城市,四十五度角的仰望,飞鸟与天际线,执笔在无声处。
来自西班牙雕塑家乔玛·帕兰萨的《守护者》在这些雕塑中可谓别具一格。七个闭目抱膝而坐的铜人,身上刻满各国文字,满面沉思,让人惊异的是铜人们每人坐在一个真的草堆上,怀抱一棵真的棕榈树。
威姆·德沃伊(Wim
Delvoye)来自比利时,是一位在观念上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家。这次展览给我们带来了“通向未来”、“星光亭”两件重量级最新作品。在他最近的作品中,华丽的装饰性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占据人的视觉,虽然这种形式也许受启于巴洛克艺术或音乐,
《一切皆为可能》法国的安托万·蓬塞
Ram Katzir 冉•卡泽的参展作品《背影》。
Ram专注于城市公共空间,其作品被展置于欧洲的许多地标性位置。他大部分的作品都谨慎而模糊,令观者驻足思考并反复沉思。他的影像通常是二元的:内即是外,悲剧即是滑稽,看起来很遥远的其实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