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上海:灰色的1933老场坊
标签:
灰色空间感作用会所商建 |
分类: 江苏上海 |
2012对我来说,是灰色调的,这和上海的老场坊的色调太接近了。从火车站前去老场坊不远,交通也方便,就在虹口区的海宁路上。
这座于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如此精密的房屋结构,作为宰牲场这种特殊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
1933老场坊的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如今正逐渐变成一个文化场所。圣诞节期间,有了这红红的点缀,提醒着节日的到来,不仅仅只有灰色、阴冷。
步入其中,但见中心圆1-3层,是当初进行屠宰工艺的车间。中心园三层之间靠X形的物流楼梯和旋转弧度很大的法式旋梯相通。现在这三层是创意项目活动区,不少地方正在改造。
牛道是1933老场坊的建筑特色之一,当时生产流程和工艺已经跟国际接轨,实行人畜分离的制度。便于动物行走的牛道经过特别的防滑设计,道面粗糙不平,配合有分流作用的廊桥,使整个生产工艺井然有序。如今的1933老场坊依然保留了这一原先的建筑特色,游客拾步而上,依稀间仍可感受七十多年前的风貌。

在一片水泥架中,经过装修后的店面,显得异常突出。


边上的高大建筑,俯视着。

透过镂空天花板,可以看到底层的大厅。
三层楼中,有新人们来这里拍婚纱照。暗色调也是一个很好的背景?
中心圆与四周用这样的走道相连,大约适合与牛羊。
装饰的雪花,对于冷冻的天空来说,算是提醒。下雪吧,老天爷,这里缺少的是雪花。
关门的俄罗斯风格的酒吧,现在来的不是时候?
空荡荡的地方,等待下一次的狂欢。
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空中舞台”位于1933老场坊四楼,圆形穹顶的结构增加了视觉冲击,更具空间感。

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外廊桥空间含有四层外廊和相互连接的26座斜桥。当初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的宽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达到分流的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