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进贵州:千户苗寨行 (下)

标签:
凯里苗族苗寨芦笙 |
分类: 云贵川藏 |
下午五点,苗寨广场的歌舞表演在一阵的芦笙中还是正常开始。但由于气候原因,现场观众没有几个。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苗族表达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的精神支柱。苗族芦笙历史,渊源流长,有人说,芦笙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
在芦笙乐曲的吹奏中,迎宾酒上场。
唱起山歌迎客来,送上苗家迎宾酒。
献酒归来
苗族舞蹈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在西江苗寨的演出团体,应该是专业的、经过培训的,作为景区活动的一部分。
接下来是西江老年合唱团的苗寨飞歌。介绍说这些老人最大88岁,最小也有61岁。他们都是当地的村民。
这些苗歌,热情奔放,高亢嘹亮,就是唱的啥,一句都听不懂。
他们定时演出,一丝不苟,最传统,最珍贵。
由于是淡季,观众少,安排的节目也少。在又一阵的芦笙乐曲中,来一个民族团结舞。
这应该是何游客的互动节目,可惜还没跳几步,就曲消人散。
夜幕降临,我们找一个苗家小店,品尝牛肉火锅。再次体验苗家风情。这漆黑的夜晚,灯光闪耀的风雨桥,照亮回程的归途。
静逸的苗寨,灯火闪耀,我一路漫步一路观光,返回住处。
6点多我就起床,想拍苗寨的早晨,可惜大门被锁出不去,等到7点半这大山中的苗寨还是不见亮光,我们摸黑出门,要赶到凯里步入返途。
清早的苗寨,不见人影,很是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