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进贵州:镇远逛古城

标签:
镇远天后宫舞阳河历史名城和平村 |
分类: 云贵川藏 |
来到镇远是在夜里,这有点小雨的冬夜,是一种安逸,一种脱俗。几天的劳累让我们早点回房休息,不是因为寒冷的驱赶。
离开舞阳河,回到市内我们先来和平村,和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的别名。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1938年12月迁至贵州镇远,1944年12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的时间长达6年之久。
镇远期间,先后关押日军俘虏600多人。1941年,在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由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组织收容所中觉悟了的日军俘虏组成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和平村训练班”(后改为“和平村工作队”),到前线开展反战宣传,瓦解日军士气。
2006年,这里成了国保单位。
匆匆吃过午饭,我们开始了闲逛古城。
寒水渐东逝,无渡舟自横。
先到天后宫,陡峭的台阶让我吃了点苦头,拖着一双酸腿上上下下。
镇远天后宫天后宫建筑工艺精美。特别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殿重檐翘角和屋脊上,都是凤在上而龙在下。
由码头、山门、正殿、厢房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组成,现存建筑正殿及抱厦分别为清同治十二年与光绪三年由福建籍人捐资重建。
天后宫的存在,是历史上舞阳河水运发达的见证,说明了历史上镇远水运发达、舟船云集的盛况。
抱厦屋面舒展,线条流畅,木雕精美,有典型的福建风格。
出天后宫,来到步行街,沿河步行
步行的商业街,只有几个游客,在沥沥冬雨中闲荡。
经过镇远展览馆,进门免票,这是清朝镇压苗民起义的邹泗钟祠。高高的风火墙是它的特色。
两进天井前后殿,左右两厢房。
雨雾中,镇远城静止了。
每位花了五角钱乘渡船过江,到老巷子里转悠。
有规模的民居,还改造成客栈,但如果搬行李上来入住,还不大方便。
这里的大户人家真不少。不愧是历史名城,有底蕴。
上山是艰苦的,不能到山顶,腿脚不便,来到城的边缘,可以俯视它的全貌。
不断的上上下下中,这隐身大街后的几条巷,走了一个遍。还有不少在修复,历史还得回到他中断的那个端头?
当然,还有不少茶艺中心深藏其中,大约等待旺季旅游团的来临。
夜色再次来临。这是我们唯一的在一个地方住两夜的所在,镇远好悠闲,寒冬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