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岁走湘西:芷江受降坊
标签:
何应钦铜仁芷江南京受降受降坊 |
分类: 三湘四水 |
知道芷江,是从知道芷江有个抗战受降坊开始。朋友的GPS导航,首先把我们导到芷江机场边的飞虎队纪念馆,那里的管理员很认真地给我们再导航,终于来到这里。
门口偌大的停车站空空如也,我们进门参观,不需领票。几步来到受降坊的面前,这座建筑几年前曾经深深打动了我。坊面刻有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中正、李宗仁、于右任、孙科、何应钦、白崇禧、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人的题词、对联。

原坊建于日本投降后两年的一九四七年二月,“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毁坏,一九八五年在原址上按原坊原样重新修建。这是背面。

左侧松柏树的尽头是受降会场,那远处的背景是正在兴建的和平园。
右侧的中国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

出纪念馆,在受降坊的背面山坡上,有个受降亭。一大块大理石,刻着冈村宁次给何应钦的降书。
离坊不远处为当年的洽降会场,虽是简单的平房,但它是使敌人俯首乞降的光荣地。
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把陆军总部搬到这里办公,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收受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
受降堂,现在也按当年日本特使今井武夫乞降时的桌椅位置原样摆设。

后来可能考虑到扩大国内外影响,蒋委员长指示把受降地改到当时还在日本人手中的民国首都南京,成了芷江恰降,南京受降。

正好来此午餐,发现这座公园所在。位于江边,雕楼画栋,游人众多。
这里是铜仁老市区的中心,从佛教名山梵净山流出两条江,在铜仁城中汇合形成了锦江。就在三江汇流的地方,一巨大岩石突兀江心,成为铜仁的中流砥柱——铜岩,岩上供奉“儒、释、道”鼻祖三尊铜像,铜仁的历史渊源由此而起,铜仁因此而得名“铜人”,后遂改名为铜仁。

如今的铜岩被水路隔断,只能远观不能近前。这就是铜仁的名称的来历呀,见识一下。岩上建有跨鳌亭。

边上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史川主宫,始建于明洪武八年,为四川旅铜客民会馆,奉祀蜀太守李冰及其二郎神。
进门才发现这里是新的建筑,原来在2007年发生火灾,国保单位毁于一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