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岁走湘西:黔城芙蓉楼

标签:
戴笠古城芙蓉楼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
分类: 三湘四水 |
离开古商城,我们到了黔城,就20多公里的道路,由于路况差我们走了一个小时。位于沅水上游的黔城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
黔阳古镇现在叫洪江市,和古商城的洪江区都是县级单位,两地合并好像还不大和谐,各自发展自己,两地间的路况实在不敢恭维。车停江滨,我们开始游览。
一天逛两个风格类似的古镇,有点审美疲劳,但经过不参观也显得浪费。黔阳古城倒是不需门票。
这少伯井,相传是王昌龄贬为龙标县尉时所挖。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古城被困,百姓靠这井水生活,最终解围。百姓感其恩德,将这口井名为“少伯井”。有名人就好办事,就是旅游资源呀。
来到节孝坊,这边上的孔庙,只剩下空壳。
抗战时戴笠曾经在此居住,举办人员培训。如今这里成了各种根雕的聚集所。
走在古城中,这里大多是丁字型街道布局,青石板铺就街面,街道窄而狭长,古民居排列密集,过街拱门层叠,窨子屋幽深曲远。
许多人家边上都备着棺木,倒是这个古城的一个奇观。
几座大屋,几个名人故居,大多没有开发,都是原始状态。
来到著名的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门上“中正门”三字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
沿江滨就到了芙蓉楼,这里另外辟了一个景区,45元的门票,还是淡季的哟。既然来了,就进门参观吧。
这芙蓉楼,洪江有一座,镇江有一座,也不知道哪一座是唐朝王昌龄作诗真正的地方。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据传,唐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即今洪江市黔城镇)尉后,曾建芙蓉楼,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旧址荒芜,到了清朝嘉庆二十年旧址重修,道光十九年又重修,又是一座假文物呀。
楼后正中是芙蓉池。
芙蓉楼不高,名气不小,还不知道是否真假,但不管镇江还是这里,都是重修的,权作都真吧。
胜迹门
附上一首王昌龄诗:
天宝七年戊子秋,诗家天子五溪游。琴书相伴龙标邑,少伯临江建古楼。
峒女乞诗时跪礼,苍头拾叶供炊粥。旗亭画壁长安道,胡马阴山对素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