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沪生活:上海纺织博物馆
标签:
纺织博物馆上海纺织洋务运动黄母祠培罗蒙 |
分类: 江苏上海 |
上海纺织位于拥有130年历史的申新纺织九厂原址,有三层展厅,展示了上海地区纺织业的历史变迁。展馆设序厅、历程馆、撷英馆、科普馆、专题馆等一厅四馆。这里免费参观。
进入序厅。正好遇到学校组织小学生参观,一队队的学生来来往往。
明朝万历年间,百姓为纪念她建造了“黄母祠”,松江华泾人还用十分名贵的太湖方石雕刻一对门墩,这对门墩原物从植物园内的黄母祠遗址移至纺织博物馆收藏。

清朝后期,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上海也成立了机器织布制造局,这是当年的外观模型。

19世纪中后期,外商大量投资上海纺织业,日、德、法等国都在上海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各类纺织厂,展馆展出了不少当年有关美国鸿源纱厂、德国瑞记纱厂和日本上海纺织株式会社等企业的资料。

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纺织,曾是上海“发家”的本钱。洋务运动时引进动力纺织,使纺织成为上海的“母亲工业”;

看到当年的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股份收取、租地合同,仿佛时光倒流,历史又是一个轮回。



来到颉英馆,黄道婆还是排名第一。
无锡协新毛纺厂创始人:唐君远(1901~1992)名增源,字君远,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就读南洋公学,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攻读化工。民国11年(1922年),入其父唐骧廷创办的无锡丽新布厂任考工员,后升考工主任、厂长。民国19年后,在上海举办昌兴纺织印染总公司任工务主任并参与开设丽新上海一厂、二厂和三厂。民国23年,参与创办无锡协新毛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任厂长、经理

上海老布庄的等比例还原场景,连同200多张纺织商标包装纸集锦,展示了“培罗蒙”、“三枪”、“古今”等上海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

科普馆:通过诠释神奇的纤维足迹、缤纷的面料世界、完整的工艺“链条”、广泛的应用空间等知识,集中体现纺织博物馆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度和互动性。展品中有各种纤维的介绍,有航天员翟志刚穿过的宇航训练服,有新纺织材料制成的冲锋舟和各种交通工具应用的装饰用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