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2011-11-11 14:06:05)
标签:

唐公

汶川

街子古镇

唐求

《全唐诗》

分类: 云贵川藏

街子古镇离怀远古镇不远,但待遇确实不同,车到镇前,偌大的停车场就知道这里特别针对旅游者的。这里也离青城山很近,可以连成一线。经过汶川地震,换新后的古镇,像是新镇。一到近前,就感觉气派大不同,瞧瞧这廊桥。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里面也是雕梁画栋的。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对面又一个廊桥。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介绍说,这个地方经过历朝历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反复兴衰,兴时曾为县治掌一方水土,衰时仅余一条小街,到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即公元1615年,仅存沿河街子一条街。又至1940年建立街子场,旋即改场为乡。古镇门口这几株大树挺立,更显威风。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这远看是古塔,近看说是“字库”。原来是信奉“惜字是福”的街子人认为,随便丢弃、污染有字的纸是缺德的事,应该把废弃不用的字纸放在特制的纸篓内集中起来焚化。于是分别在街道的上场口和下场口修建了两座专供焚纸用的字库。上场口的那座已毁,下场口的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古镇的一道景观。当然汶川地震有些损坏,现在又修复了。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参观一下这里的汶川地震纪念馆,学习街子镇的抗震救灾事迹。然后步入镇区。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古镇不古,处处展现一个新字。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边还有戏台。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一排美院学生在作画。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街子御龙桥头的唐公祠是晚唐“一瓢诗人”唐求的隐居之地。据史记载,诗人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后因看破红尘归隐桑梓,昭宗时,王建帅蜀,欲聘唐求为参谋,他拒不受聘,过着诗酒文章的生活。百姓亲切地 称之为“唐山人”或“唐隐居”。    

唐 求写诗每有所得,不拘长短随手记下,成诗后即揉成纸团投入随身携带的大葫芦瓢中。《全唐诗》收为一卷,计35 首半。唐求的诗多以歌山水、怀友人、赞古寺、豪退隐为内容,深得后人喜爱。为纪念唐求后 人修建了唐公祠。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位于龙潭岸边,横跨镇北味江河上,全长60.3米,此桥一架,龙潭无阻,为旧时通往青城外山、青城后山及街子屏障凤栖山的重要通道。清乾隆时初建,可是屡修屡毁,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再次重修。崇庆州州牧李廷璧有感于街子乡民的精神,为之题名为“御龙桥”。亭为三叠檐牌楼,亭顶塑造的川剧人物、情节栩栩如生。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味江河,不见多少水,龙潭潜龙,已经飞天。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沿江边回镇区,一排排新楼洋溢着新生和富足。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当然,也有这文化气息点缀其中。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最好还是要花前月下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营造这小桥流水,休闲品茗的好环境。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行舟江中,即使不能顺流而下,划拉几步也算一个境界不是?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流水不腐,生命的象征。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旅行团一队队穿镇而过,带走的是嬉闹,留下的仅仅是脚步么?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古镇新生,只要造福民众,就是好事。
情之双流:崇州街子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