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湖南:岳阳小访古

标签:
岳阳鲁肃墓金鹗山公园巴陵县志旅游 |
分类: 三湘四水 |
8月11日到岳阳公干,顺路访古。元旦已经去了著名的岳阳楼和君山,这次也没太多时间,就抽空先探访一下鲁肃墓。按照GPS的指路,在距岳阳楼几百米,一条不大的有点荒凉的小路旁,见到四柱三开间石构牌坊,知道找到了。坊柱上刻有贤语一幅:扶帝烛曹奸, 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对鲁肃的生平事业、政治见解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大门虚掩,我们推门而进。见坟堆耸立如丘,周围砌有石栏杆。显得肃穆庄重,使人肃然起敬。四周设有石栏,墓前竖石碑一块,文为“吴鲁公肃墓”,系光绪十五年巴陵知县周主德立,墓顶建小亭,有石级可达墓顶。介绍说该墓于1984年重修。
大门内两侧有房屋,原先是鲁肃生平介绍,如今是有人家入住,周边成了菜园。庄户耶?守墓耶?
介绍说,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的《巴陵县志》均有鲁肃墓的记载。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巴陵知县周至德对墓陵进行过一次修葺。1915年,北洋军阀曹锟来岳阳时,又修整了一次,重刻了墓铭。墓顶上有一小亭,亭中坚一石碑,碑上刻着曹锟撰写的铭文:“距今1698年,汉建安二十二年,东吴水上将军鲁肃卒于斯,巴陵人思其德而葬之于斯。余在岳阳,过其冢下,想见其为人,为之徘徊留连不去。旧冢有亭,亵不容人,余从而修葺之,而为之铭曰:公德于斯,卒于斯,而葬之于斯。呜呼,公足以千古!”后来亭毁碑失,只存墓垄。
墓和亭均毁于“文革”初期了。1984年,岳阳市按原貌进行重修。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鲁肃的陵墓有好几处,此墓是真是假,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中国已知有鲁肃墓5座,分布于岳阳、汉阳、镇江、丹徒和句容,孰真孰伪各有说法。何光岳《岳阳三国名人古墓考》认为岳阳鲁肃墓是迁葬墓的遗留。“岳阳暑热,鲁肃死于伏天,只能暂行寄棺埋葬,以安定军心,加之魏、蜀时时骚扰江路,鲁肃的灵柩也难以从长江运回东吴安葬,故寄葬墓是存在的”。后来鲁肃的儿子鲁淑为昭武将军迁夏口督,才将父墓迁至汉口龟山,因此龟山又名“鲁山”。
岳阳传说中的鲁肃墓甚为神秘,说墓室内巨大的红漆棺材是用铜索铁链吊起的,棺前大油缸燃着长明灯,壁上挂着鲁肃生前用过的青锋宝剑。如若棺木落地,岳阳将发生大火灾。“文革”挖防空洞时,有人就想发挥这个大墓室的作用,经精确计算从南北两侧对挖,结果两路人马在地底下会师了,可什么也没发现。其实清同治《巴陵县志》记载鲁肃墓,当时就有“靴冢”的怀疑,甚至有人说是后人“附会”。
不管怎样,名人的地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个地方让现人来怀古,也是一件功德。
下午办好事情后准备打道回府,顺路到了位于岳阳城区中心的金鹗山公园,金鹗山公园是洞庭湖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也是岳阳市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场所,金鹗山峰峦盘结,溪流环绕,绿树成荫,风景秀丽。面积为58公顷。低山丘陵地形,最高峰海拔也不足百米,登上其顶,可俯览全城。金鹗山历史悠久,遗留了许多名胜古迹,主要古迹遗址有金鹗书院,吴三桂驻军营垒、谢登之墓、桃花洞、奎星洞、文昌亭等,在1976年创建公园时始,陆续修建了文昌阁、孔子书院、望岳亭、玉兔亭、翠谷亭、弯月桥、荷香楼等。
上了楼亭,看看周边就是一个市民公园。没有再继续深入。据说这里还有周瑜墓,我觉得扯远了。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