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散心:霞浦三沙、高罗海滩

标签:
三沙留云洞大京霞浦县闽南人旅游 |
分类: 八闽大地 |
霞浦海滩近年以五彩斑斓,霞光夕阳而在色界闻名。俺不赶时髦,就看看这普通的海滩,咋会那么的著名了呢?这是三沙湾一带的海滩,在这样的天气里依然没有颜色。
海上牧场
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从闽南迁移过来的,他们的先辈讨海来到三沙后,发现三沙渔产丰富,而定居三沙。就像“海加定”(红树林)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的“祖”都是“闽南祖”。至今大多数人的祖籍是闽南,而三沙人都把闽南说成“下南”,三沙是自发的松散型自由移民小镇,到1951年土改时期三沙人口才8000多人。现在已有4万多人。三沙有姓氏六七十种。也正因为这些渔民来自五湖四海,所以三沙民间没有任何宗派,也没有像一些地方本地人对外姓有排他性。这种几百年延续下来的包容精神,应是闽南人的优秀品质之一,现在在许多方面都得以体现。一些闽南风俗也在三沙照旧沿袭。
三沙留云洞俗称石厝,亦称幻尘庵,被誉为“闽东小普陀”。位于距霞浦县30公里的三沙镇西澳。依山面海,由自然柱石支撑着一块巨石“一片瓦”构成一个奇妙的留云洞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僧题安同居士杜仰高建大雄宝殿于洞穴之中。洞的四周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如骆驼观涛,有似雄鹰望日,有形玉兔赏月,有象双狮戏珠。洞前临海处有一巨石凌空而立,下临万顷碧波,浪峰起伏,惊涛拍岸,可以驾艇游弋,可以垂钓撒网。
留云洞风景区摩崖石刻甚多,有国民党闽浙监察使孙启英的“片石开生面,名山出一头”,国民党政界要人陈立夫的“海东胜地,留云纪胜”,霞籍著名女书法家游寿“龙沙获象骨,草原觅渔田”,著名书法家郑乃光的“流云听涛”,青年书法家朱以撒“天风海涛”等题刻。著名易学家黄寿棋教授题诗赞曰:“三狮浮青黛,八澳凝烟翠,佳景倍怡情,顿尔忘劳瘁”。
新的佛像开石雕塑,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这个景区还在不断增添新景。免费参观。
到了三沙,本想去著名的嵛山岛,可惜因为台风,渔船停航,据说已经2天了。看到许多外地的车子都打道回府,俺也只能跟着掉头而去。以后有机会再说。
经过霞浦县城去高罗,
高罗沙滩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南部,东冲半岛中段
远方山头是风电的风叶在召唤。
绕过去,这里是一个避风港,不少渔船在上下起伏。。。
问路,本想绕去大京,说走风电的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