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09-26 11:53:36)
标签:

玛多

槽谷

格萨尔王

大武

雪山村

旅游

分类: 陕甘宁疆

离开“白帐包”垭口开始下行,道路是在冰槽谷边的山坡上开出的,这应该是一条古老的主冰槽谷,在它雪山一侧有许多象冰川一样的碎石流,那肯定是古老冰川留下的痕迹。虽然冰槽谷的地貌已被侵蚀的不那么典型,但仍能看出许多侧碛垄和终碛垄的痕迹。

终于开出冰槽谷来到更加宽阔的山谷,道路也离开了碎石滑坡地带。经过一个正在修建的寺庙,据说里面供有格萨尔王的遗迹。 

16点半,快到下大武的温什曲旁的寺庙,看见山上一片红色的经蕃。不知道这时聚集的这么多人群在举办什么活动,我们停车。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许多藏民都穿着盛装,来自四面八方。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一座新的寺庙已经完工。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进去一问,才知道大家聚集在这里,是举办捐资助学活动的仪式。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邂逅这些藏民的活动,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就淹没在人群中。。。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只是发现这里的藏族女同胞都喜欢带着口罩。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十多分钟后,仪式结束,大伙散去,各自回家。在藏区,有什么活动,大伙都作为一件重大的事情来热情参加,而且是盛装出席,其积极性比我们汉民族高多了。

我们也继续赶路。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穿过下大武,这是一个比较杂乱的小镇,一路有不少是在河床中行进。遇到有一部的士过河,车上人都要下来,这冰冷的河水呀。再往前,是远处的雪山。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好像道路就是荒野上的车辙路,大家走多了,你顺着路就行。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快7点了,我们上了国道,一路飞奔,向玛多。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19点左右到达玛多县城,可以看见黄河在远处流淌。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玛多,海拔4200,是我们这次驴行过夜的海拔最高的, 位于青海省果洛州西北部,距西宁市497公里,距果洛州府玛沁89公里。玛多,藏语的意思是黄河源头,因为这里是最靠近黄河源头的县级行政区。全县人口才10000多。以藏族为主体。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玛多,古为羌地,唐属羁縻州辖地,后属吐蕃,明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地,清属上郭罗克百户辖地,隶四川松潘镇漳腊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置哈姜设治局,民三十二年(1943年)并入星川设治局。1950年解放后分属达日县和甘德县辖。1957年由达日县、甘德县析置玛多县。1959年划归海南藏族自治州管辖,1962年复归果洛藏族自治州。

晚上九点,夕阳西下,我们就在玛多某酒店里的餐馆就餐,这里的住宿算是全程比较简陋的,因为没有几家,在这旺季更是紧张,好在我们汲取了前几天的教训,都提早订房。
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三一)玛多途中的邂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