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的驴行:甘南、川西、青海(二一)瓦切塔林

标签:
瓦切格萨尔王塔林山包佛塔 |
分类: 云贵川藏 |
第五天(7.12)唐克-瓦切(36km)-红原(79km)-月亮湾(7km)-阿坝(117km)-德隆寺(71km)-久治(6km)
这天的路线,走了一个大大的U型。由于上一个晚上特地赶到瓦切吃鱼,所以上午这前面一段的36公里是重走。
瓦切附近有一个大经幡林,就在路边不远处,很大一片,远远望去,非常壮观。门票:20元。
瓦切,瓦藏意为帐篷;切,其意是大,所以“瓦切”意译为:大帐篷。对瓦切地名的来历在当地牧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妙的传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征服了大小列国以后,从邻国向东,前往汉宫,来到瓦切地带,被两个妖魔挡住去路。于是,格萨尔王正与两个妖魔展开激烈交战。后来格萨尔王变法将两个妖魔击倒,并用双脚各压一个,但为了不把妖魔压死。这时格萨尔王在天神的暗示下,一声长呼,唤来专治妖魔的乌龟天将。为了使妖魔永世不得兴起,一大一小乌龟各压一个妖魔,变为两座小山包永居人间,因那山包好似两座帐篷。人们便对大的山包叫“瓦切”小的山包叫“瓦穷”,穷,其意为小,随着光阴流逝,渐渐人民将山包的名作为了今天的地名。
一九八二年十月和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切吉坚赞,前后两次来四川藏区视察工作,期间,曾在此处向信教群众传经说法。大师圆寂后,虔诚的信徒们为了纪念他,在此修建佛塔和经幡林,祈祷早日寻找到大师的转世灵童。瓦切塔林占地30亩,共有81座大小不等的林塔。
塔均为石木结构堵波或正方形塔座,塔身由下向上逐次内倾,各层塔檐用石柩或砖叠涩向外挑出,每层高度由下向上依次递减,十三轮塔刹,塔刹为金属或木制的仰月和日光。塔身内供有千手观音,释迦十佛,无量佛、莲花生、渡母等彩色塑像和唐卡、经文。佛塔,释迦牟尼示现种种主要形状,各地信徒分别新建佛舍利塔,例行供祀,佛塔的种类有:善逝塔、菩提塔、法轮塔、胜塔和涅磐塔等。藏传佛教佛塔塔刹有十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