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1998年 葛洲坝 三游洞

标签:
白居易葛洲坝三游洞张飞擂鼓台白行简旅游 |
分类: 鄂豫齐鲁 |
1998年国庆期间,离开贵州,直飞武汉,坐走高速的大巴到宜昌。
过去的照片,本人是一定不能落下。给自己留影,到此一游,算是交代。这是现今唯一一次来到宜昌。
宜昌的风景,基本在长江沿岸。
在长江三峡未建之前,这葛洲坝,可是大名鼎鼎的长江大坝。98年来宜昌,这大坝是个著名景点。
宜昌著名的还有三游洞。第二天的主要目的地,就是这里。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大诗人白居易与友元稹、弟白行简同游此洞,故名为三游洞。宋代苏询、苏轼、苏撤也慕名而至,人称“后三游”。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等文人墨客都到此访古探幽,赐诗唱和。
三游洞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山水洞泉浑然一体,楼台亭廊交相辉映。登高远望,西陵峡秀色、葛洲坝雄姿,尽收眼底,是闻名中外的浏览胜地。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
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均堪称书法上品。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