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漫步:黄巷郭柏荫故居

标签:
郭柏荫湖广黄巷曾国藩休闲 |
分类: 闽都十邑 |
提起位于黄巷东口的郭柏荫故居,人们总会想起在这个宅院曾经拥有的“五子登科”的荣耀。
距离东街那熙熙囔囔的商业人潮不过几十米,这里又是另一番观赏的天地。瞧这家过春节,也摆满了一桌子“年夜饭”。不过,这顿饭的特别之处,是由众多其形各异的石头组成。这顿年夜饭,是由20盘“菜肴”组成,有烧鸡、红烧鱼、五花肉、鱼丸、荔枝肉、煎蛋、鸡腿、豆腐、苦瓜、油条。这些“佳肴”色泽十足,异常逼真。
郭柏荫(1807~1884年),字远堂,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翌年,转山西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视西城,转京畿道,升刑部给事中。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回乡,历主清源、紫阳、鳌峰等书院。又奉命办理本省团练,升员外郎,后升郎中。同治元年(1862年),往安庆大营,协助曾国藩抵抗太平军,升江苏粮储道,又升按察使。同治五年(1866年),任江苏布政使,代理巡抚。翌年冬,经曾国藩推荐,升广西巡抚,改调湖北,署理湖广总督,代理巡抚。同治八年(1869年),卸署总督任,仍为巡抚。翌年,复署湖广总督。不久,又专为巡抚。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疾请辞。光绪元年(1875年),回福州。
官最大做到湖广总督,湖北巡抚,令人羡慕的郭家五兄弟中举,郭柏荫算是混得最好的。郭家后代中出了一位郭化若,1955年授衔中将。
郭柏荫故居前后进深为三进院落,从黄巷直通到塔巷,规模很大,布局也很工整。从建筑本身来看,它带有典型的明末建筑的特点:柱子、梁枋等结构构件用材硕大,造型简洁明快,装饰线条流畅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