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就把几个问题逐个拿出来分析。
赛程紧密问题,是现在这支国安队难以摆脱的困扰,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本赛季,国安队最常见的首发11人,基本代表了国安队最强的战斗力。他们就是前锋格隆、中场王晓龙、卡努特、张稀哲、朴成、马季奇。后卫张辛昕、徐云龙、郎征、周挺。门将杨智。当这11人首发出场的时候,国安胜率极高。而这其中最有战术核心代表性的就是卡努特,当他在场上的时候,国安在联赛中非胜即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卡努特在场上,国安就可以拿出最擅长的战术打法来压制和对抗对手。
经过赛季初的冬训,斯塔诺把国安现有这些球员有效的捏合成型,制定了最合理的打法。当我们赛程并不紧密、或者经过一个良性休息之后,国安队会表现的非常强势。再加上主场的威力,往往都会取得一个不错的结果。主场4比1东亚,1比1恒大,2比0长春亚泰都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这也是为什么在上轮主场对阵长春亚泰之前,外界对于国安就普遍看好的原因。而恰恰就是主场与亚泰一战,是国安新赛季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球员战术执行力到位,配合流畅,可以说是一个场面和结果的双赢。
那么,国安在客场的时候又是怎样一种战术安排呢?斯塔诺的要求就是,节奏不要太快、要比主场更加稳妥,战术更加稳重。但目标还是尽量拿分。
客场1比0武汉卓尔,是国安这种战略的典型体现,整场比赛国安表现的并不出色,但是在一种并不算精彩的场面中保证了球门不失,然后利用战术细节给对手一击致命,客场1比0击败舜天,客场0比0战平本尤德科都是这种基本一致的战术布置。尤其在赛程密集、人员轮换的情况下,斯塔诺的这种战术要求痕迹就更加明显。
为什么外界在赛后会对国安与富力的客场比赛,有一种不思进取,有意放弃的疑问呢?其实,这就是斯塔诺在客场战术要求下造成的一种假象,尤其是在输球之后,这种假象或许会在很多人眼里更加逼真。
首先,杨运和朴成相比,在后腰的位置并不成熟,他的特点还无法让他和张稀哲、朴成进行娴熟的配合,斯塔诺更看重的是杨运的身体和抢断能力,以及慢慢培养的一脚出球能力。杨运虽然已经24岁,但是由于经验和位置变化的原因,仍然还处于成长期。发挥必然会出现起伏,在此前替补出场有过不错的表现之后,状态出现滑落也属于正常。
其次,佳一在场上担任右前卫,也是一处轮换,但是和张稀哲一样,佳一属于内切型前卫,但是佳一速度不快的问题容易被对手抓住,尤其他的后面是中后卫出身的雷腾龙时,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由于阿雷基本没有上前的助攻和突破,导致防守能力不佳的佳一在右边路孤立无援,而两人镇守的右路也成为了对手重点突破的地带。
此外,佳一在右前卫的位置也并不能和中场的几名球员形成有效默契,这就造成了中场失去了以往卡努特坐镇时的从容淡定,而突在前面的格隆也再次变得孤立无援。国安最擅长的战术机制造成了遏制。
也许由此有人会提出质疑,为什么佳一不能踢前腰?为什么杨运和雷腾龙表现不佳还要用?为什么中后卫不用于洋用张永海。我只能告诉你,不管我们印象如何,只有教练组是最了解每一个球员的赛前状况的,在没有更好球员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情况来制定出场阵容。
而且由于目前国安众所周知的情况,我们要对年轻球员的成长抱有耐心和信心,目前国安的几名替补球员,都有着各自特点,他们需要的或许只是时间,就像当年的龙队、杨璞那一批球员一样。尽管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付出一些成绩上的代价。
下半时开始,斯塔诺也在根据场上情况和亚冠的考虑来进行针对性的换人,比如,用利马换下朴成,用王皓换下张稀哲,用王晓龙换下格隆,邵佳一回到前腰,虽然阵型依然是4231,但是打法已经发生变化,由收缩中路逼抢变成了两翼突破传中来寻找机会,借此来遏制对手在场面上的优势。
尽管没能改变结果,但是这种战术还是发挥了作用,利马在伤停补时所进一球,就是王皓在右侧的争顶赢得机会,利马抢点破门。但是还是之前所说的那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能被当做国安的一种首选战术。
其实这也可以用来解释,王皓这种技术特点突出的球员为什么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王皓绰号“草上飞”,以其极快的突破下底速度而著称。但是王皓不擅内切,他的特点更适合下底后传中,这也是他和国安现在的主流战术矛盾之处,他现在只能被当做角色球员来使用,但是王皓的未来还是十分光明的。
总之,在双线作战的情况下,主教练斯塔诺已经用尽了辗转腾挪之术。已经尽力把国安的战斗力在双线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再有能力的主帅,也难免有照顾不周之处,尤其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斯帅的某些问题也许会被外界盲目的放大。
所以我们常说,帕切科的到来给国安带来一种全新的战术体系,让国安的每个球员都在这种体系下展现了自己的潜能。而老帕走后,也给国安留下了流畅的地面配合理念。直到现在,国安仍然是目前中超最具有技术元素的球队之一。
与老帕不同,斯塔诺这名教练具有明显的前南教练特点,他并没有给国安带来什么新的战术体系,他只是在老帕留下的基础之上,打造出了最合理的战术。与老帕相比,斯塔诺的战术部署更有针对性,也更加理性,也是最适合国安现状的。即便在亚冠中无法淘汰首尔FC,也不能抹杀斯塔诺带来的改变。
可喜的是,通过这些年的磨练,我发现国安球迷在看法上也不断成熟。比如,当上赛季老帕率队主场0比4输给亚泰之后,鲜有人喊出老帕下课的口号。而在本轮客场输给富力之后,也很少有人指责斯塔诺用兵有误、战术保守。
这一切只是源于理念的不同。而此时更该加强的,也许就是球队的板凳深度了。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