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铁权
王铁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60
  • 关注人气:6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冠励志三部曲

(2013-05-03 13:36:37)

                              德国篇 

                              

                                 

 

曾几何时,我一度忘记了日耳曼民族的顽强意志。

在依靠严密的战术纪律、顽强的战斗意识、钢铁般的神经拿下一个又一个大赛冠军之后,曾经的德国足球看上去显得那么的让人尊敬,尽管它并不美丽。

然而,这种近乎于机器般精准的足球模式,却在人才青黄不接后快速凋落,直到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之后全面崩盘。

尽管曾在19992001两进欧冠决赛,但是拜仁当时依靠是却是上世纪德国足球最后一批精英的余热。在那之后的十年间,德国的俱乐部也几乎在欧冠的舞台上失去了竞争力。

对于德国足球来说,那无疑是一段灰暗的岁月,同时,这也成为了德国足球洗心革面、卧薪尝胆的艰苦时期。十年之后,日耳曼足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可以把这形容为破茧重生,因为一支崭新而又年轻的德国队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它的打法已经变得更为漂亮,而且它的人员构成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的纯粹。

但是我也不断的质疑,这支德国队是否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意志,因为技术流的日耳曼战车在硬仗面前失去了以往的那种稳定,同时也失去了在点球大战前的那种坚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我为德国队的新打法欢欣鼓舞的时候,却发现勒夫的球队一次次倒在大赛的四强之上,连续的打击似乎让他们成为了外界的笑柄。难道,这只是一次邯郸学步吗?

也许,在那一刻,我们却也忘记了,当今世界的足球霸主西班牙,在成功之前又忍受了多少难以忍受之重。

在这个世界上,可怕的不是外界的非议与嘲笑,而是在这种责难之下,对自己的怀疑与退缩。

但事实告诉我们,德国足球永远不是这样。正如这个国家的经济一样,始终像一部精密计算的仪表在有序的运转。

 

            

                                   

 

当长着一张典型德国脸的“小猪”一次次在大赛后欲哭无泪的瘫坐在场地上的时候,我一度怀疑,德国足球的再次登顶是不是仍然遥遥无期。

在那一刻,我特别的怀念埃芬博格、卡恩、马特乌斯,甚至更早的贝肯鲍尔,因为我觉得,那才是足球场上的真正领袖,没有泪水,只有勇气和怒吼。而德国足球历史上从来不缺这样的人才。

但拉姆、施魏因施泰格,他们的气质和表现似乎并不符合队长应有的素质。在德国足球十年磨砺之后,本该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却在最后关头一次次倒下。

这种功亏一篑的打击,很少有人能频繁而又连续的遇到。对于很多旁观者来说,都已经比德国足球更快的崩溃了。

20102012两次决赛,我们看到了近乎被失利折磨疯掉的罗本,也一次次看到了托马斯·穆勒、拉姆等本土球员那不甘的眼神。

平心而论,当时的拜仁打法已经趋于完美,战术先进、攻击凌厉,防守稳固。在进入决赛之前,就已经连续在欧冠和国内大比分战胜对手。而他们也在国内的赛场上迎来了同样涅槃重生的老对手多特蒙德。没错,德国足球卧薪尝胆的十年,同样也是黄黑军团从低谷中崛起的十年。

而且,与很多联赛中卷土重来的球队不同,此时的拜仁和多特蒙德,配备的几乎就是世界足球潮流最先进的战术风格,这让他们具备了在欧冠中争斗的资本。

 

                      

            

   

     2010年之前,我们的目光更多的是停留在英超和西甲之上,这是因为,这两种联赛的技战术打法在引领着世界足球的潮流。

     2008年开始,巴萨式的西班牙Tiki-Taka打法开始横扫足坛。在此之前,依靠速度和身体的英超在融进了先进的战术指导、出色的技术球员之后,也屡屡上演占据欧冠四强三席的好戏。

     没有人注意到,在意甲法甲都止步不前甚至退步的这个时候,拜仁和多特蒙德却一步步的赶了上来,尽管过程并不顺利。

     2010年欧冠决赛,拜仁02负于了穆里尼奥领军的国际米兰,那是一支把防反战术演绎到极致的蓝黑军团。两年之后,拜仁再次在家门口输给了把链式防守演绎到完美的切尔西。同样朝气蓬勃的多特蒙德更是早早在小组赛便打道回府。

    当时的德国足球给我的印象是,他们已经有了精彩流畅的打法,但是战术体系似乎还不严密,球队战术执行力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且球员意志不如以往坚定。

    面对着英超和西超,我曾经认为,如果想要战胜这两种足球流派,那么必须要节奏更加快速、逼抢更加有效、防守更加严密、进攻更加多样。最好是全场都保持着永不疲倦的跑动,直到完全肢解对手。一句话,就是用一种综合这两种打法的升级版,来战胜他们。

但当时,也只是想想而已,因为我一直觉得,这种要求对于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不太现实,即便强大如巴萨、皇马、曼联、切尔西等队,也从来没有整场比赛都持续的给对手施加着压迫以及不停的奔跑。体力和注意力都是这种要求的致命障碍。

但我没想到的是,拜仁和多特蒙德这次却真正的做到了。他们在欧冠半决赛上的精彩表演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更高、更快、更强。也让我们明白了,这句奥利匹克的口号不仅仅只属于田径场。欧文说,拜仁现在踢得是“足球世界的新物种”,这形容的非常恰当!我只是想更详细的知道,这种升级版的战术德国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是的,我们看到了拜仁两次决赛的失败,我们看到了多特蒙德去年小组的出局,我们看到了德国足球一次次倒在大赛冠军的奖杯之外,我们看到了这一代德国球员一次次失落的眼泪,我们似乎看到了德国性格球员的缺失,但是德国足球没有倒下,他们用一种整体的力量一次次以更为强大的面目归来。即便这次拜仁再次在决赛中失手,但是德国足球已经胜利。

 而这种归来,体现的是整个日耳曼民族坚韧不拔的力量,这种精神则是德国这个国家现在和未来之幸。

 

 

                            穆里尼奥篇

 

                                 

 

在皇马的经历,让我不得不承认,在足球世界里,即便高明如穆里尼奥这样的教练,也有着他自己无奈的痛楚。

2010年欧冠带领国际米兰登顶,让我一度写下了“信穆帅、得永生”的赞美之词。没错,穆里尼奥的神奇有目共睹,他的确是这个世上最顶尖的足球教练。但是,在2010年和2004年之间,穆里尼奥两次率队夺得欧冠,却也有着6年的时间。

这就是当今足球世界的残酷竞争使然,尤其在欧冠的舞台上,再顶尖的教练和球队,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也只是有希望夺得冠军。强大如巴萨者,也只是在自己最巅峰的五年间仅仅拿到过两次欧冠冠军而已。而多年以来,更是没有球队能够卫冕。

穆里尼奥曾经说过,“到一个国家执教,首先是要适应这个国家的足球文化。”没错,在英格兰他做到了,尽管他的防守战术曾广为诟病,但是他麾下的切尔西的快速、专注、严密的战术风格,同样赢得了蓝军球迷的欢心。而在以防守至上的意大利,他更是和国际米兰形成了无缝连接,仅仅两年,就带队夺得三冠。但是在西班牙,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当然,当魔力鸟君临伯纳乌的时候,他也曾信心满满。但是他很快也抱怨道,这里的人们无时不刻的不在要求他率领皇马提出漂亮而又取胜的足球,但这恰恰不是穆帅的成名法宝。根深蒂固的足球文化决定了,穆帅在这里迟早要遭受两种理念的撞击。

但是,当时已经被巴萨的强势快要折磨疯的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管不了这些,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让穆里尼奥的到来压倒巴萨,其他的以后再说。这客观上给了穆里尼奥一个相对宽松的内部环境。

 

 

                              

 

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皇马球员和切尔西、国际米兰是不一样的。

无论在切尔西、还是国际米兰,球员们都把穆里尼奥的到来当做了救世主。在魔力鸟到来之前,蓝军尚无一冠,所以穆里尼奥是这里最大的明星,他用自己显赫的经历和出色执教手段,快速捏合了这支球队,从而一跃成为英超的豪门。

而国际米兰呢,尽管在电话门之后,曼奇尼带领球队连续夺得联赛的冠军,但是气质上的缺失却让国米难以称得上是一支真正的强队,欧冠上屡遭淘汰就是明证,又是穆里尼奥,用两年时间改变了蓝黑军团的气质,在欧冠一举登顶。

所以,无论是蓝军球员还是国米球员,穆里尼奥在他们的心中,都如“老爹”一般尊敬。

但是皇马不是,这是一支有着高贵历史和血统的传统豪门。历史的荣耀让每一个在这里效力的球员都充满了骄傲。在西班牙的足球因子中,讲究细腻的技术,踢出美丽的足球,是必须的底线,在皇马球员心中,巴萨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

请注意,穆里尼奥到达伯纳乌的时间是2010年,而恰恰是在2008年和2010年,以巴萨式足球风格,西班牙国家队连续夺冠,而这支国家队球员主要构成,就是皇马和巴萨。当时穆里尼奥执教的,已经是一群世界冠军级的球员,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当年的蓝军国米球员有着天壤之别。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皇马俱乐部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他们骨子里是不屑于踢那种看似难看的防守足球的。而在穆里尼奥执教后期,最坚定反对他的,恰恰就是皇马球员的最典型代表,卡西和拉莫斯,这并不是偶然的。即便是C罗这样的外来人,也时不时的会埋怨,皇马也是能踢攻势足球的。

一切的隐患都在穆里尼奥率队成功掀翻了巴萨在西甲的统治之后全面爆发。

 

 

                                

 

第一年,        国王杯。第二年,西甲冠军和超级杯。第三年。。。

    请注意这个时间节点,在穆里尼奥的麾下,皇马完成了国内荣誉大满贯之后,球员们心中被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蓬勃而出了。

无论是踢漂亮足球的渴望,还是球员的心理状态,都和个人权威不容触犯的穆里尼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我们现在可以断定,赛季中传出的种种将帅不和的传闻都是真的。

在合适的环境里,穆帅的性格是富有魅力而又迷人的,但是在一个并不合适的环境里,穆帅却又成为了独裁者的代名词。到了执教皇马的第三年,还能维系皇马将帅勉强合作下去的,只有欧冠这一个希望了。

但是这次穆帅输了,无论是他自己排兵布阵的失误,但是对手多特蒙德的过于强大,穆帅都没能在皇马征服欧冠,而这一次,距离他上次率队夺冠也已经过去了三年。

这又回到我之前说过的那句话,即便水平高如穆里尼奥,他也难以征服足球世界的各个角落,尽管他是一个天生的冒险者。

西班牙媒体已经开始给穆里尼奥的皇马生涯下了结论:不算完全的失败。

不管怎样,穆里尼奥离开皇马已经成为了定局。而卡西和巴尔达诺的复辟也将是大势所趋,但至于皇马以后的走向,已经和穆里尼奥没有关系了。

我现在关心的是,穆里尼奥将以何种姿态带领另外一支球队在欧冠上卷土重来。我们能够注意到,每一次重大的失利,作为主帅的魔力鸟比谁都表现的更为沉静,而这种沉静往往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力量。

初到皇马,05惨败巴萨,穆帅毫无表情,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随后的两个赛季对巴萨的屡战屡胜。执教国米的第一个赛季,他同样栽倒在欧冠十六强的淘汰赛上,当时的穆里尼奥依然坦然接受败局。但随后在第二个赛季便夺得惊人的三冠王。上个赛季欧冠半决赛,看着皇马在点球大战中负于拜仁之后,穆里尼奥跪地无语。

 这是他无论从战绩和心理上,都唯一没有真正征服的地方。在本赛季过后,他也将与这家俱乐部再无干系。

 只是,当看到了更为强大的拜仁和多特蒙德之后,穆帅又将以怎样的一种方式东山再起呢?

 

 

                             巴萨篇

 

巴萨的时代终结了吗?两回合07是否是就真正意味着“宇宙队”巴塞罗那的全面崩溃呢?

我的答案是,当然不是。

巴萨式的足球打法只是遇到了足以在场面和技术上和他匹敌的对手,但是巴萨还远没到走下历史舞台的时候。尤其当一个健康的梅西归来之后,当俱乐部在薄弱的环节引进强手之后,巴萨仍然在欧冠舞台上有着十足的竞争力。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模仿巴萨式的踢法,也许还能模仿个形似,但是如果模仿如今的拜仁和多特蒙德,一般的球队都暂时做不到。所以接下来的几个赛季欧冠的争夺,很可能依然是德甲和西超之争。

巴萨为什么会两回合输的这么惨,梅西因伤无法发挥和上场是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巴萨和西班牙国家队的打法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巴萨有梅西。

梅西在场上的作用可以直接让巴萨的踢法升华,他能让巴萨平淡乏味的倒球立即变得生机勃勃,充满了速度和纵深,没有了梅西,这种打法的威力马上减半。

我们要知道,即便是在巴萨最横行的几年,固有的弱点也是众人皆知、比如球员身材矮小、惧怕反击、阵容单薄,加之现在的伤病不断,球员执行力的下降,这几个问题在这个赛季都赶到了一起,或者说,终于积累到了一起,当梅西这个点被引爆之后,整个巴萨终于在和拜仁的交手中崩塌。

但是我们看到即便是这样,其实在与拜仁的首回合中,在梅西因伤无法更多跑动的时候,巴萨其他球员的配合也踢得依然流畅。双方的真正实力,远没有最终的比分差距那样大。

这个夏天,对于巴萨异常的重要。不仅主力球员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而且,俱乐部的引援也异常关键,能否找到符合巴萨体系的合适球员,进行关键的补强,主教练比拉诺瓦如何在细节上提升巴萨的战斗力,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此外,比拉诺瓦的身体状况也将是巴萨能否顺利复兴的一个关键。本赛季的中途离开养病,对于他对巴萨系统化的执教思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从而也让巴萨到了赛季末期彻底成为了强弩之末。这样的一幕所有人都希望别再重演。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