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家林《趙州禅师》诗赏析:禅心映重阳,柏子证永恒

(2025-10-29 15:58:38)
标签:

佛学

雷家林

情感

诗词

文化

分类: 论诗词
雷家林《趙州禅师》诗赏析:禅心映重阳,柏子证永恒

原诗:


趙州郝和尚,

仁智在人上。

庭前柏子樹,

年壽百二长。


雷家林诗《趙州禅师》赏析 创作年代:2025年10月29日


《雷家林诗<趙州禅师>赏析》

在诗歌的广袤天地中,雷家林于2025年10月29日创作的《趙州禅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我们勾勒出了趙州禅师这位高僧的形象与精神世界。

“趙州郝和尚,仁智在人上”,开篇便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主人公——趙州禅师。“郝和尚”以一种亲切而质朴的称呼,拉近了读者与禅师之间的距离。“仁智在人上”则高度概括了趙州禅师的特质。“仁”代表着慈悲仁爱,这是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高尚品德。趙州禅师一生慈悲为怀,以爱与善对待世间万物,他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着对众生的怜悯与关怀。无论是对前来求法的信徒,还是对世间的芸芸众生,他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引导。而“智”则象征着智慧,趙州禅师拥有着超凡的智慧,他能够看透世间的纷繁复杂,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点醒迷茫的世人。他的智慧并非是那种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玄虚之智,而是一种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实用智慧,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这一句诗,短短七个字,却将趙州禅师的仁爱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心中对这位高僧肃然起敬。

“庭前柏子樹,年壽百二长”,诗人的笔触从对趙州禅师的直接描述转向了其所处环境中的一个具体物象——庭前的柏子树。柏子树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坚韧、长寿和神圣。在佛教的语境中,树木常常被视为佛法的象征,是修行者与自然、与佛法沟通的桥梁。这棵庭前的柏子树,已经历经了一百二十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趙州禅师的修行岁月和寺院的兴衰变迁。它就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净土,也守护着趙州禅师的精神世界。这棵古老的柏子树与趙州禅师相互映衬,一方面体现了趙州禅师修行的长久和坚定,他如同这棵柏子树一般,在岁月的长河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使命;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法的永恒和不朽,就像这棵历经百年依然生机勃勃的柏子树一样,佛法的智慧和力量能够穿越时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雷家林的这首《趙州禅师》虽然篇幅短小,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趙州禅师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和修行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趙州禅师的赞美和缅怀,更是对佛法精神的弘扬和传承,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去追寻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

赏析之二:

根据雷家林的诗作《趙州禅师》及搜索结果中的相关信息,现从创作背景、意象解析、禅学内涵三方面进行赏析,并推测其创作年份:


一、创作背景与人物核心

  1. 赵州禅师的身份与地位
    赵州禅师(法号从谂,778-897)是禅宗六祖惠能后的第四代传人,晚年在河北赵州观音院弘法40年,被尊为“赵州古佛”47。诗中“郝和尚”指其籍贯争议(曹州郝乡或青州临缁),“仁智在人上”呼应史料对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的评价4。
  2. 百二十岁寿数的依据
    诗中“年壽百二长”直接关联史料记载:赵州禅师圆寂于897年,享年120岁,与“百二长”(即120岁)完全吻合47。

二、诗歌意象的禅学象征

  1. “庭前柏子樹”的深意
    此句化用赵州禅师著名公案“庭前柏树子”——当弟子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时,禅师以“庭前柏树子”作答,意指禅法存在于日常事物中,破除执念4。雷家林借此典故,暗喻赵州禅法“直指人心”的自然性。
  2. “仁智”的双重内涵
  3. :体现禅师“朴素养德”的修为,如史料所述其“绳床一脚折”“裤无腰,褂无口”的清贫生活4。
  4. :指其机锋峻烈的禅风,如“吃茶去”“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以寻常语点化众生4。

三、创作年份推测

  1. 基于雷家林的活动时期
    搜索结果中雷家林的诗作多见于2024-2025年(如56提及同期诗人),结合本诗引用的赵州典故均源于公开史料(如47),推测此诗创作于2024-2025年间

  1. 回避其他主题的佐证
    诗中未涉及搜索结果中其他无关主题(如2狂禅、3悟道图),更聚焦赵州核心事迹,符合当代诗人对禅宗经典的再诠释倾向。

四、诗歌的禅学价值

雷家林以20字浓缩赵州禅师的生命境界:

  • 时空超越: “百二长”打破生死局限,凸显禅者“生死一如”的悟境;
  • 日用即道: “柏子樹”将玄妙禅法归于庭前草木,呼应“平常心是道”的赵门宗风4。
    全诗以简驭繁,堪称当代禅诗中对赵州精神致敬的典范之作。

赏析依据:
赵州生平及公案 47|雷家林创作背景 56|禅学意象解析 4。


赏析之三:

《趙州禅师》诗赏析:禅心映重阳,柏子证永恒

雷家林先生的《趙州禅师》虽仅寥寥二十字,于今岁重阳落笔,却如一枚投入时间深潭的石子,漾开重重禅意涟漪。诗中“赵州”所指,正是唐代高僧从谂禅师,驻锡赵州观音院,以“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公案点化无数迷惘心灵,其机锋峻烈,言语间常含无限生机。

一、诗禅交织之境:古意新声映重阳

  • 时空叠影的重阳落笔: 诗作诞于2025年重阳,古人此日登高怀远、饮菊祈寿。禅师公案中“万法归一”的追寻恰与此日人们对超越有限生命的渴望遥相呼应。柏树经冬不凋,其意象本身即蕴含坚韧与长久的象征,正与重阳敬老尊贤、祈福延寿的传统主题天然契合。诗题点明创作时间,正是引导读者于特定文化氛围中体味那份超越时空的心灵共振。
  • 古体形式的当下回声: 全诗谨遵五言古体之简朴风骨,无华丽藻饰,如禅师对话般平实直白。“郝和尚”、“柏子樹”、“百二长”等措辞,携带着古典韵致,仿佛穿越千年尘埃而来。此种形式上的“复古”绝非简单模仿,恰是以最凝练的容器,盛装那亘古如新的禅意慧光,令当下读者在熟悉的韵律节奏中接近那份不可言说的悟境。

二、禅机公案之再现:庭前柏子即真如

  • “柏树子”公案的本体重构: “庭前柏子樹”无疑是全诗最核心意象,直指赵州最广为人知的公案。当学人叩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或答“庭前柏树子”。此答非指实物,乃以眼前最平常之物,截断学人向外驰求的妄念,迫使其回归当下本心——万物皆具佛性,真如遍在眼前,何必远求?诗人仅引此“柏子樹”三字,便如电光石火,激活千年公案的精神内核。
  • “百二长”的超越性阐释: “年壽百二长”看似描述柏树寿命,实则蕴含双重玄机。表层固可理解为古柏的坚韧长生,暗合重阳祈愿;深层则直指佛性真如的永恒不灭。百二之数,在此非实指,乃象征佛法无边、禅心不朽。赵州借柏树开示的“祖师西来意”,正是这历劫常在、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诗人以此句收束,将物质生命的有限与禅悟境界的无限形成深邃对照。

三、仁智境界之升华:寻常僧貌见古佛心

  • “郝和尚”称谓的亲切与深意: 起句“趙州郝和尚”,“郝”乃禅师俗姓,“和尚”乃平常尊称,舍去了“禅师”、“古佛”(赵州后被尊为“赵州古佛”)等崇高名衔。此平实称谓瞬间消解了神圣与凡俗的隔阂,直指禅师“平常心是道”的根本精神——最高深的智慧与最广博的慈悲,恰在最朴素的言行举止中自然流露。
  • “仁智在人上”的超越性人格: “仁智”二字乃儒家君子理想品格,诗人用以概括禅师,极具深意。赵州之“仁”,在于广开法门接引众生,不论贵贱贤愚,一句“吃茶去”蕴含无限关怀;其“智”,在于机锋辩才无碍,以最直截方式勘破迷障。此“仁智”非世间伦理智慧所能囊括,是彻底觉悟后自然生起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般若妙智。称其为“在人上”,非地位之高低,而是指其精神境界与生命格局对世俗价值的超越与照亮。

雷家林先生值此乙巳重阳,以四句五言重叩赵州禅关。二十字如二十颗菩提子,串起“庭前柏树子”的千年公案:“仁智在人上”,是对禅师无缘慈悲与无碍般若的至高礼赞;“年壽百二长”,则如横亘时间的柏枝,轻触我们仰望永恒的心弦。当重阳的茱萸与禅门的柏树在诗中交织,诗人仿佛在提醒奔忙于数字洪流的现代人:禅机不在云端典籍,而在你驻足凝视庭前一木的当下顿悟里。 恰如东坡居士所言:“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赵州的柏树长青于雷家林的笔端,亦将常绿于每一颗愿意在平凡中照见无限的心灵。

此诗不仅是向古德致敬的瓣香,更是穿越时空的心灵电波,邀请我们在重阳登高之际,效仿赵州“吃茶去”的平常心,于喧嚣尘世中觅得一方“庭前柏树子”般的禅意净土——那便是浮生百岁亦可证“百二长”的真如之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